第四章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相关 素材4.1 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分类【按管理的范围分类】资源管理(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资源恢复和永续利用)、区域管理、部门管理【按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分类】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2.环境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指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经济手段(指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经济手段间接管理环境)。3.我国的环境管理【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本原则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之路)②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排污者积极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体现了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的指导思想,要求对可更新资源永续利用,使其不断增值,对不可更新资源节约使用与综合利用。)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制度】主要包括“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三同时”制度】三同时是指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做到治理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否则不准开工投产。【 中 国 环 境 保 护徽】4.2 国际行动1.环境壁垒【概念】也称绿色贸易壁垒或绿色壁垒【分类】政府引导型环境壁垒和非政府引导型环境壁垒【表现形式】绿色关税、环境贸易制裁、强制性绿色标志、严格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2.绿色产品【概念】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和可回收的产品。绿色食品标志提醒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不仅应考虑质量和价格,还应考虑参与对环境问题的监督。【意义】公民有意识地选择和购买绿色食品,有利于促使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我国绿色食品标志】3.企业应如何应对绿色壁垒:企业应该实行清洁生产、通过产品质量 ISO14000 体系论证、申领“绿色护照”等,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4.国际合作【概念】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本着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地开展经济、技术等国际合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