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临界应试技巧与策略 一:临考应变问题 1:在解答选择题时,遇到生疏的或未接触过的观点怎么办?解答:将正向选择和反向排除相结合,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示例:(2000—21,指 2000 年全国高考政治单科卷第 21 题,下类推)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错) 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错)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错)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问题 2:最佳选择题中,感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肢都可以选,怎么办? 解答:首先,一定要领会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总体的逻辑关系,然后比较各题肢,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千万注意,这是最佳选择,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也不能选。示例:(2002—12) 2001 年 8 月 31 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广西贵港市正式建立。它采取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两条工业生态链:甘蔗制糖—制糖废料制造酒精—酒精废液制造有机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造纸—黑液碱回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D.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本题题干的中心内容或第一层逻辑关系是两条工业生态链各自的内在联系,揭示的是生态链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题干没有说明作为整体的工业生态链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选C;利用制糖废料、酒精废液、蔗渣等生产出新产品不是题干突出强调的内容,故不选 B、D。问题 3: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解答: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侯选项中有些应该选或应该不选。在四个题肢中,包含有不该选的选项的题肢可以排除,不包含有该选的选项的题肢也可以排除。 示例:(2000—9)国有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种政治核用作用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具体体现为:① 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企业的贯彻起保证监督作用② 在企业干部管理上起把关作用③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领导作用④ 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起指挥作用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本题中第四个选项很明显是错误的,据此可很快判断出应选题肢。问题 4: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