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全国卷 5 年考情分析]基础考点常考考点20172016201520142013命题概率超重和失重(Ⅰ) 未曾独立命题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Ⅰ 卷T25(20分)Ⅱ 卷T24(12 分)Ⅲ 卷T25(20 分)Ⅰ 卷T18(6 分)Ⅲ 卷T20(6 分)Ⅲ 卷T24(12分)Ⅰ 卷 T20(6分)Ⅰ 卷T25(20 分)Ⅱ 卷 T20(6分)Ⅱ 卷T25(20 分)Ⅰ 卷 T17(6分)Ⅰ 卷 T24(12分)Ⅱ 卷 T17(6分)Ⅱ 卷 T24(13分)Ⅱ 卷T14(6分)Ⅱ 卷T25(18分)独立命题概率 100%综合命题概率 100%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Ⅲ 卷T23(10分)—Ⅰ 卷 T22(6分)—综合命题概率 40%常考角度(1)通过牛顿第三定律考查力的相互性(2)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解加速度(3)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分析与计算(4)通过整体法与隔离法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 1 节 牛顿第一定律__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的结果。(×)(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4)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物理学史判断(1)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完全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无关。2.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规律,但并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为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3.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宏观、低速运动的情况下均适用。 突破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提出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抗拒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3.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对比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题点全练]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