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除夕的精选随笔美文 除夕,我在家乡看炊烟升起 离开家乡已有数十年了。每每回家乡,都如歌谣般亲切。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路,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的熟识。每年春节前夕,回到家乡,我都会踏着那些熟识的小路,去寻访那些似曾相识的儿时的故事,去寻找那些欢乐而悠长的多姿多彩童年时间。那石头,那水沟,那山坳,那洞窟,那绝壁见证了我童年的精彩华章。 回家 过年,是我一年中最愉悦的时间。 那时,父亲健在。他退休后,领着令当地村民艳羡不已的退休金,舒舒坦坦地过着美丽的田园生活。而母亲的身体也棒棒的,在家里喂着几头大大的肥猪,养着一群野性十足的鸡鸭。就等着我们几个儿女回家,过上快欢乐乐的春节。 每次放假之后,我将城里的家支配妥当,携着妻子,牵着女儿,买了些家乡觉着希奇城里却随处可见的东西。坐上客车,一路高兴悦喜回老家过年。下了车,一路上遇见亲朋抑或家乡人,递上香烟,问候几句。那亲切的乡情乡音,漫溢在那弯弯的乡间小路上。 那些年,一个农村娃儿,能调到城里工作,那是一件令人艳羡的事儿。所以,到得家乡,倍感骄傲。也时时因此,怀揣几包香烟,去拜见那些长辈或者相邻。亲切叫上几声,攀谈几句,那华蜜洋溢在心间,那喜悦绽放在脸庞。这不是炫耀,也非自傲。那是乡情的自然流露。 这些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递增,家乡的田地很多都已荒芜了,杂草滋长,树木丛生,十多年前那光秃秃的山岩山坡,如今浓荫覆盖,满眼翠绿。虽说生态有了大大的改观,但我的心里好像有些许失落与怅然。 回到家里,我尽力协助母亲多做点事。让她在劳碌了一生的日子里过几天 稍稍轻松的时日。母亲辛苦了一辈子,等待的就是春节期间家人的团聚。我家几姊妹,都结婚在外。所以,春节回家,是母亲最欢乐的,最华蜜的时间。 记得有一年,过完春节。我们几个儿女,有的远离故土,去省城读书;有的要去城里上班,而爸爸呢,也要离开家乡,去外县工作。母亲早早的起床了,等我们起来的时候,那香喷喷的饭菜已摆好。 我们吃了饭,背着已经整理得鼓鼓的行囊,那里装着母亲打算的腊肉,也装着母亲的牵挂与惦念。我们几个在前面走,母亲却跟在后面。我突然间回头,看母亲眼眶潮湿,静默无语。我的心里酸酸的,涩涩的。我说,弟弟,我们还玩几天吧。弟弟也明白我的心思,我扶着母亲,又回到家里。 那晚,我们耍了很久才睡。可是,我怎么也睡不着了。批了衣服,轻踏半夜那凉爽而冰冷的月色,单独一人,轻轻走在屋后那光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