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综合技术措施1 良种是提高奶牛群体生产性能的基础美国农业部(USDA)1996 年曾对美国 50 年来畜牧业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其中品种改良的作用居各项技术之首。可见科学选购和培育良种奶牛是提高奶牛群体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1.1 选择高产品种日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和娟姗牛两个品种。我国目前饲养的奶牛主要是通过引进的荷斯坦奶牛培育的中国荷斯坦。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也叫荷斯坦――弗星生牛。因其毛色为黑白花片,故又称黑白花牛。它足世界上最主要的乳牛品种,个体产奶量为 5500~7500kg,乳脂率为 3.4%~3.7%。荷斯坦牛的产奶量为各乳牛品种之冠,在世界乳牛业中影响最大。娟姗牛体型小而紧凑,以高乳脂著称,年均产奶量为 4000kg,乳脂率为 5.6%~6.0%,而且乳脂肪球大,乳质好,常用来改良荷斯坦牛,以提高荷斯坦牛的乳质。国外有的奶牛场为保证荷斯坦牛第 1 胎顺产,常用娟姗种公牛配种荷斯坦母牛。我国个别地区也用娟姗牛改良中国荷斯坦牛,以纠正尖尻、乳房发育不良、乳脂率不高等缺陷。1.2 培育生产性能高的奶牛品种从国外直接进口奶牛要花费大量的外汇,成本高,数量有限,也不一定能够引回高产优质的牛群。大力推广奶牛人工授精技术,正确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强奶牛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对提高奶牛后代的生产性能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俗话说:“母畜好,好一窝;公畜好,好一坡。”种公牛的生产性能将直接影响到奶牛群体的生产性能,因此育种工作的关键要放在优良种公牛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系谱明确、生产性能好、后裔测定遗传性能好的优秀种公牛的精液进行配种。母本应选择产量高、繁殖性能好的个体,并通过整群和建档,避开近交现象产生的不良影响,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胚胎移植技术的成本高、成功率低,但该技术在快速扩大优秀种公牛和核心母牛的数量,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日前,在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该技术。2 干乳期的良好把握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环节在产犊前 2 个月应该使泌乳牛停止泌乳,此时期称为干乳期。干乳期是胎儿生长最迅速的阶段,也是营养要求最多的阶段。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保证胎儿良好地生长发育。母牛在干乳期乳腺细胞得到休整、恢复、增殖、更新,为下一个泌乳期的泌乳活动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分娩进入下次泌乳期,乳腺细胞会更富有活力,能大量泌乳。若乳腺细胞持续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