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方法,脉冲编码调制中的编码过程。计算信号的编码。(B 类了解)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灵活运用能力,培育学生学习比较、归纳、举一反三等思想方法。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培育学生及时协作解决问题的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编码的方法2、难点:应用编码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分层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1、PCM 的三个过程?2、取样、量化的作用? (二)探究讨论:数字通信完成两种变换: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数字基带信号适合传输的信道信号脉冲编码调制(PCM)将时间上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数字信号 并把数字信号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编码,形成 pcm 信号序列,包含取样、量化、编码三个过程。本节所学的取样为 pcm 过程的第三个部分编码。1、 二进制码组及编码的基本概念二进制码组 一般二进制码循环二进制码(格雷码) 特点折叠二进制码采纳折叠二进码编码编码的基本概念•编码的概念——编码是把模拟信号样值变换成对应的二进制码组。•分类 线性编码与解码——具有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与解码非线性编码与解码——具有非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与解码(根据 A 律 13 折线非均匀量化间隔的划分直接对样值编码,收端再解码。)2、A 律 13 折线的码字安排各量化段的电平范围、起始电平、量化间隔表 2.4量化段序号电平范围()段落码起始电平()量化间隔() 段内码对应权值() 81024∽2048 1 1 1 1024 64512 256 128 647512∽1024 1 1 0 512 32 256 128 64 326256∽512 1 0 1 256 16 128 64 32 165128∽256 1 0 0 128 8 64 32 16 8464∽128 0 1 1 64 4 32 16 8 4332∽64 0 1 0 32 2 16 8 4 2216∽32 0 0 1 16 1 8 4 2 110∽16 0 0 0 0 1 8 4 2 1过载电压量化级数 N 码字安排 (段落码与段内码合在一起称为幅度码) 极性码 段落码 段内码 (非线性码) (线性码)2、 A 律 13 折线编码方法样值 电流 (以为例)电压 极性码 幅度码 判定值的确定段落码判定值的确定——以量化段为单位逐次对分,对分点电平依次为∽的判定值。段内码判定值的确定——以某量化段内量化级为单位逐次对分,对分点电平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