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写 作 案]……一、写作导航本专题所选的六篇文章均为叙事散文的佳作。记叙的是作家们深藏于内心的难以忘怀的故事。有写对儿童的关爱的,如《送考》《铃兰花》;有写民俗民情的,如《北京的春节》;有写对农村女孩的关注和理解的,如《鞋的故事》;有写对底层社戏艺人的赞美的,如《看社戏》,有写对传达平等善待万物的,如《红狐的故事》。从这六篇精彩的叙事散文来看,叙事散文有以下特点:一、材料的典型运用。叙事散文是以叙述事件为主,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围绕“我”的所见所闻来叙述事件、表现人物、描绘景物、抒写感受、表达思索。社会生活浩如烟海,什么样的事件才叫典型,标准有三:1.材料围绕和突出主题,比如,王英琦的《看社戏》为了表达了对处在最下层的女戏子般的人们的无限同情,同时也包含了对最原始的、最本质、最不朽的社戏艺术的赞美,作者就描写了自己看社戏的一次经历,描绘了底层的社戏艺人;2.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比如丰子凯的《送考》,为了表达了“我”对考试制度的弊端的憎恶和对这种教育制度的不满,作者选用了一群小学生参加考试的过程;教育制度对小学生的摧残都如此的大,其它的就不言而喻了;3.别人未发现、未使用的材料,比如,刘志成的《怀念红狐》,作者想要传达平等善待世间万物的理念,使用了自己一家与红狐一家的恩怨情仇,可谓新颖别致。二、内容的详略有致。文中使用众多的材料,最忌半斤对八两式的平均用力。一般说来,只有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最能表现人物个性、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容,才应详细具体地展示,而那些在记叙中只起交代或衔接作用的内容,则应略写或省写。比如,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的 7、8 自然段中“贴对联”、“扫房”、“穿新衣”、“吃团圆饭”等一笔带过,“备菜”则写得较为详细。先说备的菜多,“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再从两方面交代这么做的原因:一是“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二是人们“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略写不含糊,详写不啰嗦,且于复杂的记叙中扣紧风俗,游刃有余,这正是大作家的过人之处。三、线索的清晰明了。不同的叙事散文可能观察的角度或记述的方式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有一条绾联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