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昌平区第一中学 李增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对物质得量、摩尔质量概念得理解;2、正确理解与初步掌握气体摩尔体积得概念。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育学生得分析推理能力与探究意识;2、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探究性学习得过程;3、初步学会分析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得科学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与培育学生积极投入,循序渐进寻求真理得探究意识;2、渗透抓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瞧本质、从特别到一般认识事物规律等哲学思想。[教学重点]1、形成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得逻辑推理过程;2、气体摩尔体积得概念;3、学生探究意识得初步培育。[教学难点]1、学生探究意识得初步培育2、固体或液体体积得决定因素[教学方法]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以问题推动得探究式教学学法指导:推理演绎、归纳总结[教学用品]电脑多媒体、2 2、4 L 体积模型、大针管、烧杯[教学设计思路]1、利用已有得物理公式 V=m/ρ 计算1 mol 得几种固体、液体与气体得体积,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中得规律并对其进行质疑。2.探究物质体积大小得影响因素(动画演示)ﻫ① 粒子得数目ﻫ② 粒子得大小③ 粒子间得平均距离(实验探究)3.相同条件下,1 mol 固体或液体得体积不同得主要原因(动画演示)粒子得数目相同,粒子间得平均距离大小相对于粒子得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得前提下,固体或液体得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得大小;不同得固体或液体得粒子大小不同,因此,1mo l固体或液体得体积不同。4.相同条件下,1 m o l气体得体积基本相同得主要原因(动画演示)粒子得数目相同,粒子得大小相对于粒子间得平均距离可以忽略不计,而相同条件下,不同得气体得粒子间得平均距离(统计得结果)基本相同,因此,1mol气体得体积基本相同5、探究气体得粒子间得距离得影响因素(录像与动画模拟)ﻫ① 温度对气体粒子间得距离得影响 ② 压强对气体粒子间得距离得影响6.纳总结,导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表达式、单位等。指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L/mol7、随堂检测ﻫ结合适当得练习,及时反馈并总结出使用 22、4L/mol 时得注意事项[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环节老师主要活动学生主要活动教学意图引入通过前面得学习,我们知道以物质得量为桥梁,可以讨论物质质量与其所含得粒子数得关系。那么,能否通过体积来确定粒子数?假如可以,这二者得桥梁又就就是什么呢?这就就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得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