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各省市高考考场作文范文选编(福建卷)真题再现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面对“空谷”的遐想“空谷”,空旷幽深的山谷,这不免让我想起“空谷足音”“空谷幽兰”这些成语,也让我想起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些名句。面对“空谷”,真的让人遐想联翩啊!(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一线串珠,“思绪”为线) 《庄子•徐无鬼》:“夫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我仿佛看到庄子静静地走来,静静地坐在我的面前,脸上挂着微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吟诵在耳边轻轻回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于万千功利之中,心不为所动,身不为所役,庄子便在这静静的山谷中,享受着宁静淡泊的人生。 (引用)苏辙有诗:“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翩翩思绪飞出,我又仿佛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柔和的月光下,王密趁着夜晚无人,“怀十金以遗震”。杨震面对黄金的诱惑,却断然拒绝。王密说,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却不因“没人知道”而放松对自我的要求,他回答得很妙:“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只好“愧而出”。好一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个字落地有声!这是杨震时时处处谨慎保持人格,匡正节操的有力宣言。杨震的人品、形象,犹如这山谷中优美的兰花,散发着幽幽的清香!(比喻;典例:庄子、杨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思绪继续飞扬,我的眼前出现了站在最顶峰,成为万众瞩目作家的莫言,他以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服了世界,最终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最高峰,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我的眼前还出现了获得第 78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首位亚洲人李安;我的眼前还出现了……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坎坷,披荊斩棘,勇攀高峰,最终领略到了无限的风光!(典例论证:莫言、李安)思绪回归,面对“空谷”,眼观蓝天,天地更加广阔。我由此悟出了许多道理: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变化,作为生活中人、社会中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所染,做一个有品行的人,并敢于挑战现实,勇于攀登高峰,让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收束全文)【点评】这是一篇立意新颖、构思严谨、富含文化底蕴的好作文。语言是思想内容的外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