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名篇必读: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 ——在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在这里,我愿就近来我自己学习写剧本的经验,和阅读抗美援朝的剧本的心得,说几句话,说对了的,请诸位代表作参考,不对的,请指教批评。让我分条来说;虽然哪条在先,哪条在后,是随便排列,无关紧要的。 第一,我们先说“赶任务”这个问题吧。一提“赶任务”,或者就有不少人赶紧皱起眉来。有的人认为文艺作品是不能“赶”的,“赶”就写不好。有的人亲自赶了任务,也抱歉的对别人声明:“赶出来的,不好,不好!”前者是以为文艺工作者不应当赶任务,后者是说明即使去赶,也必然赶不好。 “赶任务”里边的甘苦,我想谁也不能像文工团的工作同志们知道的那么多,那么深所以我愿意在诸位代表面前提出这个问题来。我以为各地文工团过去的良好成绩是与“赶任务”大有关系的。假若各文工团的创作者向来从从容容,不肯去赶任务,恐怕他们的表现就要减少很多了吧?唯其他们有及时创作的热情与魄力,所以才能迎上前去,把该宣传的创作出来,及时的教育了人民。这样,就肯定了各地文工团的成绩与光荣。有了成绩,也就渐渐地提高了创作上的成就与信心,这是一定的;文艺工作也和别种工作一样,不是越多学习、多练习,才越有把握么? 我自己虽不在文工团里工作,可是我也赶任务。我没有“能掐会算”的本事,怎么能预先知道北京市人民政府要修建龙须沟呢?龙须沟动了工,我才赶上前去。这还不是赶任务么? 对这一问题,我的解释是这样的:赶任务不单是应该的,而且是光荣的。 别人不赶,我们赶,别人就没有成绩,而我们有成绩。 赶出来的作品不一定都好,但是永远不肯赶的,就连不好的作品也没有。我们不应当为怕作品不好,就失去赶写的勇气和热情! 更须注意的,当我们一接受任务的时候,就抱定能胜利成功的信心,而不要皱上眉,先叹一口气。世界上有一些文艺名著是赶写出来的。我知道,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都赶过任务,而且赶得很好。赶写并不与粗制滥造同一意义。我们须定个赶任务的公约:我们要欢欢喜喜地接受任务,而且立志要把它写好!我们若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与深入新事体的敏感,我们确是能把作品在短时间内写好的。 第二,我们要鄙视好莱坞与百老汇的俗套子。创作剧本,须求形式上的完整。但形式的完整便不等于把新内容放在一个老模子里,照样的磕出一个完整而没有生气的泥人儿来好莱坞与百老汇常常玩这种磕泥人儿的把戏,为是赚钱,我们却不可如此。在我们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