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碳排放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分析河北省碳排放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摘要】 本文基于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河北省 1981―2025 年能源消费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 EKC 模型,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低碳背景下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及内部优化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碳排放量 三次产业产值 EKC 产业结构调整 一、引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及有关立场。河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5 年全省万元 GDP 能耗比 2025 年下降 18%(比 2025 年下降34.49%),单位 GDP 二氧化碳碳排放量比 2025 年下降 19%,实现节能 6620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排放量 1.65 亿吨,能耗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讨论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具体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国内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碳排放的关联讨论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如李健等关于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讨论了我国碳排放强度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得出第二产业是影响地区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王梁雨生等关于河北沿海产业集群的低碳进展路径讨论,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作用,积极引入河北省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即新能源等低碳产业。运用库兹涅茨曲线讨论经济进展的环境效应也有不少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如梁志扬通过分析广西工业“三废”排放量数据,构建了广西经济进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刘华军等关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于时间序列与面板数据的经验估量,指出单位 GDP 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支持倒 U 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倒 N 型关系。 总体来说,二氧化碳排放与三次产业产值的关系呈现 EKC 形状。本文通过引入 EKC 理论建立三次产业产值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EKC模型,寻找相应的 EKC 特征,分别分析三次产业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河北省碳排放量与三次产业产值的相关性分析 1、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的计算 根据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全球 CO2 浓度的增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