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勇气,死去是幸运 看完全书,感觉有点冷。 心神被各种杂糅汹涌的念头所淹没,那种似有所感,但细想又难以言明的感觉挥之不去。尽管不是第一次看余华的书了,但还是被他笔调中的冷酷压得透不过气来。那种平静背后的冷漠毫不留情地刺入心底,就如同屠夫用利刃剥下所有的血肉,让你看看骨架长什么样。 那副骨架的名字叫做生命。而那小小的一滩笔墨就融合了悲苦、无常、平静与苍凉。 活着是勇气,死去是幸运。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那么这部小说便是一场残忍的悲剧。全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福贵身边的人是怎么一个个死去的”,但若仅是如此,这篇小说也不会如此的震撼人心。 福贵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年少浪荡,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毫不珍惜自己贤惠的妻子家珍。被人设套,一下就败光了家产。文中有个很生动的比方,是他的父亲说的,“从前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啦。”爹说到这里嘿嘿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就哭了。他向“我”伸出两个指头:“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 然后他父亲滑稽的摔死了,也拉开了死亡的序幕。正当福贵准备痛改前非好好过日子时,国共内战开始了,他不幸地被国民党拉去当兵,经历了两年荒诞可笑的军旅生活,好不容易获释回家,与家人团聚,各种天灾人祸又横加其身。每当事情有了转机,生活有了希望,命运又一次把他扔进谷底,狞笑着夺去他身边的人。 而他,只能一次次含泪用锄头在田边将他们埋葬,难以埋葬的是那无尽的情思与牵挂。 到最后,他一无所有,只剩下“活着”了。我想这是比死亡更加悲伤的吧。 死,如同一根头发被三千金的石头压断般容易;活着就是那根头发一直扛着。所以,活着是一种勇气,死去是一种不幸中的大幸,因为他不用继续承受。而那些咬着牙坚持下去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 世事无常,天命不可测,每个人都是那大势之下的小小微尘,随风漂浮,落处为家。是的,微尘无力抵抗,任人碾压,但是你却无法毁灭它。因为它心中始终有些不灭的信念,那些牵挂、那些情思是天命也无法斩断的,编织在一起,变成了活着的信念。 这本书于我看来揭示了一种高尚:那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了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世界。正如主角福贵,一生坎坷多折,经历了家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