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金融教学改革 构筑天津金融教育高地深化高校金融教学改革 构筑天津金融教育高地 [摘要]天津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试点,需要大量的金融专业高级人才,各高校迫切需要深化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努力构筑天津金融教育高地,培育高素养的金融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试图从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实践的角度,明确深化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问题和主要方向,然后在培育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学改革 金融人才 教育高地 伴随着天津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试点区域,天津金融进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因此,打造天津金融教育高地,对天津金融改革创新以及天津金融业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津金融业进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各高校迫切需要深化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努力构筑天津金融教育高地,培育高素养的金融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一、高校金融教育教学实践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近年来天津市金融类本科生与讨论生无论在招生人数、在校人数还是毕业人数上都有所增加;从学科设置方面来看,金融学下属的课程设置也朝着多样化方向前进。所谓的经典课程“货币银行学”、“投资学”、“保险学”等金融类基础专业课逐步深化,从广度上来看,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学、金融计量学等新兴学科的逐步推广无不展现出金融学下分级学科的数量和质量正在引起阶段性突破。 目前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普通公共课、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所组成。普通公共课和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部主管部门所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基础课和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要求。金融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根据课程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不同的年级比例不同,总的趋势是随着年级的由低到高,专业基础课程逐年减少,专业特色课程逐年增加。 国内主要综合性大学金融学科、财经类重点院校金融学科、地方财经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的金融学科的专业课情况简要列示如表所示: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课程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相应地开出大量具有特色、有用性强、非常细化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对金融本科毕业生的培育目标是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有用性,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培育。在进入金融学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