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30
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30
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30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井田制的崩溃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晋卻①至与周争②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晋侯使卻至勿敢争。 ──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一年③》 〔材料三〕子产使都鄙有章④,上下有服,田有封⑤洫,庐井有伍。 ──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⑥年》〔材料四〕初税亩⑦,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⑧》〔材料五〕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亩而履亩⑨,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己悉矣。 ──谷梁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解读】《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左传》《谷梁传》都是解释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春秋》经的主要著作,其中《左传》以记事详细、议论精辟见长,相传作者为鲁史官左丘明。 以上史料描述与周王室争田事件和鲁国实行初税亩的赋税政策,对了解井田制的崩溃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西周时,土地属周王所有。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大不如从前,诸侯势力膨胀,周天子控制土地和人民的局面越来越难以维持。因此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用地的事件经常发生,从天子到大夫,相互间为了一田一邑引起纠纷的事屡见不鲜。公元前 580 年,晋大夫卻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鄇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竟然把官司打到晋侯那里。由于晋侯的支持,才承认属“王室之邑”。这些说明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主宰权已经丧失。另一方面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不断的侵田夺土,一再破坏井田的封疆沟洫,井田制在这一过程中,日趋解体。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明显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得到使用和推广,私田增加。统治者为了剥削收入,开始在赋税制度上进行一些改革,如齐国“相地而衰征”。即按土地多少、地力的贫富美恶,作为征税的标准,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影响和意义重大。在税亩之前,鲁国田赋仅出于藉田,公田,即十取一也。在税亩之后,田税既取之于公──藉田,也取于民──私田。原来私田之收全归自己,现在也要按亩纳税即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收赋税,这表明公田私田之间的界限,被取消了,即鲁国正式承认私田存在的合法性,也反映出土地私有化发展的趋势,井田制崩溃了。 (1)晋大夫卻至与周争鄇田说明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主宰权,已不起作用,已不复存在土地王有的概念。(2)郑子产扩大井田的封疆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