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特色教案】 导入教学:“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诗,它描述了农民的苦难,更表达了改变现状的希望。师:“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这是王安石的一首小诗,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哪些启发?生 1:农民命运悲惨。生 2:宋朝“积弱”局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师:对,面对社会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探究的主要问题】王安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王安石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变法措施主要有哪些?【重要概念】青苗法 保甲法 均输法◎起用王安石 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1)统治集团危机四伏: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2)宋仁宗拒纳《言事书》:面对统治集团的危机,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3)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1068 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决定起用王安石。 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要求变革的呼声又起,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要求变法。他说如果不变法,汉末张角和唐末黄巢那样的农民大起义说不定又要发生,但没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很早就显示出了政治才能。他在多年的地方官任上,兴修水利,把库存的粮食贷给百姓,防止高利贷盘剥,博得了百姓的尊敬,也加深了他对社会的了解,锻炼了才干。1068 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决定起用王安石。王安石向他谈了变法的设想。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兼并之家“侵牟”和“蚕食细民”,以及政府繁重的徭役。应该动员所有的劳动力从事生产,发展社会经济,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