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单元4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单元4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6
高中历史 《单元4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6
高中历史 《单元4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6
第 3 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特色教案】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余,龙骨长乾挂梁稆。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代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这是王安石描述变法以后农民生活的一首诗,诗中不兔有些夸张,但也大致反映出当时的一些状况。王安石变法过程虽然曲折重重,但富国强兵的变法措施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探究的主要问题]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王安石变法最值得吸取的教训是什么?[重要概念] “三不足”◎变法的命运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一开始就遭到了守旧派的激烈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如说日食、地震、山崩等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比较严重的水旱灾害,都是由于变法违背了天意。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1)目的:驳斥保守派以“天变降罚”作舆论武器,破坏变法。(2)内容:“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3)意义: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针对这些指责,王安石坚持自己的“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他认为自然现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人们对变法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是正常的,但不能听信流言蜚语,更不能因此而使改革废止;传统的习惯和法制可以继承,但不合时宜的部分要进行改革,不能一成不变。【时事背景】温家宝谈“三不足”精神2007 年 9 月 6 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论断。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者要有改革的精神。 “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在激烈的斗争中,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顽强地推行着一项项改革措施,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了。1074 年,王安石被迫辞职。次年,宋神宗一度恢复王安石的职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单元4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