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善于沟通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教学内容: 一、让我们来听听孩子的心声 我的父母,他们管得太多了,我挺烦的。 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他们说:“我是你妈(爸),你就得听我的。”这话也叫讲理嘛。 成天老叫人学习,我觉得他们除了学习,好像什么也不关怀我。 他们给我的压力太大了,而且还总是对我大喊大叫。 他们对我不信任,从来也看不到我的进步,就知道打击我。 我每次跟父母争吵完,心里都挺后悔的,不过我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他们不需要管。 他们老是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还随便打我,真受不了。二、成因分析 第一,两代人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代沟) 你要明白,世上没有两个思想完全一致的人。更何况你与子女生活的年代起码要相差二十几年,彼此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子女的成长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很大,他们喜爱听流行音乐,崇拜偶像,或是穿一些时髦的衣服喜爱追赶潮流,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其实,随着他们的逐渐长大,思想会慢慢地成熟起来,也就不会再迷恋那些时髦的东西,现在只是一个过渡期,你不必过于紧张。以平常心看待你与子女的代沟。第二、逆反心理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假如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损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抵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这是一种进展的必定,很多家长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第三,孩子的压力变大。 到初中,学习科目增多,顾此失彼。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孩子给家长争气。 社会上,对孩子优劣的认同有时片面地看孩子的成绩。一天到晚 10 多个小时的学习,不少孩子身心疲乏不堪。巨大的心理压力已经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再说些他们不感兴趣话题,孩子怎么不反感? 第四,父母对孩子不了解、不尊重。 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理想是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关怀的人和事是什么, 在家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没有共同的话题和语言,久之形成“代沟”、“隔膜”。三、对策解析第一、人才魔术师------蔡笑晚 蔡笑晚的六个孩子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