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素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使 1939 年夏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的谈判流产,而关于哪一方应对这一失败负责的问题至今仍处于争议中。美国历史学家断定:“总的说来,苏联在这一阶段后期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欺骗。”相反,英国历史学家坚持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 1939 年 8 月 23日的观点来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也许这些评价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当确实的,因为当时相互间的疑心非常大,以至双方不仅仔细考虑了与希特勒打交道的可能性,而且也在这一方面采取了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苏联政府为了进一步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于 1941 年 9 月 24 日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9 月 29 日至 10 月 1 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集会,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英、美在短期内供给苏联武器和物资,苏联则为英、美军事生产提供原料,三国协定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 月 30 日,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给苏联 10 亿美元的无息贷款。11 月 7 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为向苏提供军援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1)材料一中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谈判失败的?(2)材料二体现了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导致其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 (1)前者对苏联中立自保政策给予了严厉指责;后者予以理解,认为其没有更好的选择。(2)变化:美国修改租借法案,把援助对象扩大到苏联;苏联接受《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对西方提供援助,双方在反法西斯方面达成一定共识。根本原因:随着战争形势发展,双方为维护各自国家利益而走向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