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高中历史“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_第1页
1/5
高中历史“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_第2页
2/5
高中历史“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_第3页
3/5
“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临澧丁玲学校 徐远兵) “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是诱思教学思想的核心。“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思”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诱”才有“思”,而只有“善诱”才有“善思”,才能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才能充分发掘其个性和创造力。或许美国布鲁巴克的说法是精辟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里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善诱”,从而达到学生“善思”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师善诱的五层次1、诱导学生敢问。经过老师的鼓励、帮助与教育,学生对于听课中遇到的知识难点、不会做的习题,敢于问同学和老师,而不是听之任之或一抄了之。2、诱导学生简单模仿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学会按老师提出问题的方法来质疑。如学习“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一目,学生就会模仿老师经常运用的提问方式,提出“意大利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为什么会失败”等疑问。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直接。3、诱导学生初步思考后问。学生在学会简单模仿提问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并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如经过阅读思考,进一步质疑:埃塞俄比亚的西、南和东北三面部是英国殖民地,意大利难道不怕英国出面干涉?英法美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持什么态度?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成熟感。4、诱导学生带着问题学,钻研而后问。当学生提出上述问题后,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重点围绕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展开讨论。在学生掌握了英法美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采取的绥靖政策并明晰其具体表现后,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问题便自然产生:英法美为什么要采取绥靖政策?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它对 30 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阶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体现了一定的水平,有时甚至会“将”老师的“军”。5、诱导学生融会贯通,深思熟虑后问。学生在充分了解了绥靖政策产生的前因后果、现象本质以及史学界对这一政策的种种争论后,更高层次上提出以下问题:绥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人类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呢?这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击中关键具有“揭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