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作物出现涝灾后的技术管理建议秋收作物出现涝灾后的技术管理建议 在秋收作物生长期间,由于降水次数频繁、雨量较大、排灌不便、地势低洼等原因,部分地块可能发生涝灾,给秋收作物管理带来较大困难,也给秋季丰产丰收带来一定影响。现根据近几年出现涝灾情况,总结出如下管理经验,以挽回部分损失。 1 抓紧时间排涝 积水过深、时间过长,造成作物根部供氧不足,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导致作物死亡。因此,对于发生涝灾的地块,重点工作是积极发动农民进行抗灾自救。对田间存有积水的地块,要实行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尽早排除积水,减轻涝害。 2 相关的管理技术建议 2.1 玉米 ①追施肥料 待田间持水量降至 75%~80%时,适量追施肥料,每 667 m2 追施尿素 15 kg 左右,高产田适当增加用量。施在距离植株 10 cm 左右,深施埋严,以提高肥效。 ②中耕松土 雨量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土壤易出现板结,因此待土壤田间持水量降到 75%~80%时,进行浅中耕,以破除板结,散表墒、保底墒,增加透气性。 ③拔除小弱株 要及时拔除少数结穗能力差的弱株、小株,增强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2.2 棉花 ①中耕松土 待田间持水量降至 75%~80%时,进行中耕松土,以防根部缺氧,出现早衰。 ②加强管理 推株并垄,增强通风透光能力,减少脱落率,促进棉铃早熟;减轻底部病害,预防烂铃。 ③及时整枝修棉 打顶、打边心、抹赘芽、打老叶、去空枝,减少无谓的养分消耗。 ④喷施叶面肥 用 1%~2%的尿素液喷雾,适当补充肥料,预防大量蕾铃脱落等。 ⑤适当化控 对有旺长趋势的地块,每 667 m2 用 25%助壮素水剂3 g 对水 20 kg 均匀喷雾,预防旺长。 2.3 花生 ①喷施叶面肥 湿涝造成的幼苗细弱,可在排水后喷施叶面肥,促进花生苗生长。 ②中耕培土 受淹花生土壤容易板结,应及时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层,还可兼治杂草。 ③增施肥料 积水排除后,容易造成花生生长后期脱肥,可结合中耕追施磷钾肥等。 ④防治病虫害 花生主要有茎腐病、叶斑病等病害,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每 667 m2 用 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或 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 400 g 对水稀释至 300 倍液左右灌根,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的为害;还可用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 ⑤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