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_第1页
1/2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_第2页
2/2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 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大概这就是我看完记录片《大家王选》后对王选同志最直观的印象。 王选,出生于上海。计算机科学家。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 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纪录片分为两集,围绕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艰苦攻关、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印刷革命历程及王选院士的人生故事展开。这位方正之士用自己的 18 年努力,换来了汉字数字化存储的便利与快捷,远远超出了他个人成就的本身意义,更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是当之无愧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究者。 刚刚过去的 2025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今年又迎来建国 70 周年,在实施创新驱动进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人,也是九三学社的社员,王选同志给了我三点启示。 一、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汉字精密竖排系统,在命运的洪流中,王选主席抓住了时代变迁的那柄木舟,然后驶向了改革的大潮中。我们都知道,文字是文化的核心,通过汉字来传输信息,来传递中文信息,是电气时代中国文化传播的核心。然而当时汉字排版要通过捡铅字,工序既繁杂效率低,又会带来损害严重的职业病。如何将繁复的汉字笔画存储到计算机中,是当时最现实的要解决的问题。748 工程给了王选一个机会,一次偶然的日本考察,让他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里,计算机照排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假如当时的王选只是走马观花地看完后没有对比,假如没有国家当时的 748 工程,假如王选没有选择用高效的高科技手段去改造一个行业,那就没有我们现今便捷高频率的信息沟通。由此联系到自己,我们在面对工作上的一些困难的时候,假如没有一定的关联考量、延伸探究,就很难出现创新的工作举措。作为一名年轻的社员,不能祈求命运的青睐,而是必须在命运给予的一个个挑战或困难前,抓对机遇,转化为工作当中有利的因素,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 一个人的成就,绝不是金钱。改革开放后,各类思潮涌动,赚大钱、赚快钱成为一部分人的人生信条。王选主席耐住寂寞,集中精力潜心讨论了 18 年,用数学与参数确立了汉字存储信息的基础,推动了汉字国际化的进程,这正是王选主席身上难能可贵的精神。他用对事业的信仰,完成了常人无法做到的成就。王选曾说:一个应用性讨论工作不做到商品,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