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瘫痪咋防治 一、临床症状 本病以产蛋鸭群在新开产 1~2 个月内或正值高峰期多发,出现不能站立,蛋不能产出而卡在泄殖腔,须手工助产才能产出,发病死亡时间多在后半夜或凌晨,鸭只死亡率在 0.3%~0.5%。主要症状是两腿发软,精神委顿,食欲丧失,常呈侧卧姿势,两腿或单腿后伸,病鸭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糊状稀粪。将瘫痪鸭移至室外或隔离饲养,经一段时间后,部分鸭不治而愈,严重者一般都因不能站立而衰竭死亡。 二、病因分析 1.刚刚开产的蛋鸭,身体尚未完全成熟,由于产蛋引发营养消耗增加,致使鸭只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容易造成瘫痪。 2.光照时间长,使鸭只易早熟,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致使初产蛋鸭不能维持正常产蛋,可引发瘫痪。 3.鸭群发生肠炎,乱用抗菌素和消毒药,也能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4.有的初产蛋鸭仍饲喂青年鸭饲料或是自配饲料中蛋白质、钙、磷比例不当等原因,导致钙、维生素 D 缺乏,可引发本病。 三、治疗措施 本病常常是群体中长期零星发病,假如全群用药代价太高,且停药后又很快复发。究其原因,泄殖腔部受粪、尿、蛋三方面的刺激,粘膜炎症很难恢复。故此,仅实行抗菌消炎难以彻底治愈,而应采纳综合治疗措施。 1.抗菌消炎。在病程后期采纳氟必康和肠快克进行饮水,药物剂量前 4 天稍高于治疗量,保证药物达泄殖腔部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效果明显。 2.涩肠止泻。用 1%白矾液饮水,不但对肠道炎症部位有收敛作用;而且对致病性大肠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3.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 B,可取得一定疗效。 四、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