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毛薇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就是 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急性脑卒中得 1 0% ,占出血性脑卒中得 20% 。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发病率 1 996 年 Linn 全球大样本、前瞻性人群调查结果显示, SA H 每年发病率为 10、5/10 万人,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得自发性 S AH 每年发病率为 6-3 5、3/10 万人。地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印度、中东与中国发病率最低,为 1 ~ 2/1 0 万人,日本、苏格兰发病率最高,为 2 6、4 ~ 9 6、1/10 万人。男女发病率为 1:1、3 ~ 1、6 。 50 ~ 6 9 年龄段患者约占总病例数得 2/3 . 三、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得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先天性动脉瘤 先天性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总病例得 50% ~ 8 0% 。先天性动脉瘤破裂发病年龄集中于 30 ~ 60 岁年龄段。 (二)脑血管畸形 以动静脉畸形常见,发病多数见于青少年。 (三)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 (四)脑底异常血管网( M oy amoya 病),占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 20% 。 (五)原因不明得蛛网膜下腔出血。 (六)其她:真菌性动脉瘤、颅内肿瘤、结缔组织病、垂体卒中、脑血管炎、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妊娠并发症、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可卡因、安非她明滥用及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如 6 图表所示为 SA H 主要病因与发病年龄得关系: 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高峰为 3 0 ~ 6 0 岁年龄阶段.动静脉血管畸形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生于 1 0 岁~ 20 岁年龄阶段。其她原因引起得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得增长与年龄增长有关. 四、发病机制 先天性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得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及血管发育缺陷有关。 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得增加而增加,直径大于 5-7 毫米动脉瘤出血风险较大。 脑血管畸形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得发病机制为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其血管壁极薄,情绪激动、用力过度可诱发破裂出血。动脉炎与颅内炎症可使血管壁发生炎性病变,肿瘤可直接侵蚀血管,均可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五、病理变化 (一)颅内压增高 1、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可导致 颅内 容量增加,导致颅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2、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血液凝固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引起急性堵塞性脑积水,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