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设计全过程:这次给你讲的明明白白最近做了几个后台管理系统,表格在其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此对于表格的设计做一个整理,如有考虑不周之处,欢迎留言,共同学习进步~ 表格:一种可视化的数据沟通模式,也是组织整理数据的一种手段,主要承载数据的展示、对比和归纳。一、设计原则 易读:表格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层级分明的。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而不是表格的形式。 高效:表格页应该是可交互的,帮助用户更快来分类猎取信息以他们习惯的方式。 二、表格结构 下图展示的为最常见的表格,表格不仅可以包含数据还可以包含可视化元素,比如:图表。对于表格,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表体,也就是数据部分。 容器:容器包含表格的所有内容。搜索/筛选区域:方便用户快速查询定位数据,一般位于表格上方。功能性按钮:一般位于表格上方,有时也可以位于表格下方。表头:起到对于数据内容的解释以及可以附加筛选排序等。表体:包含行和列数据以及一些操作(可选)。底栏:底栏包含数据量以及总页数和当前页数以及每页数据量和分页,底栏数据也可以放置在表格顶部。2.1 搜索/筛选区域 在表格设计中,一般搜索和筛选会同时出现,但是两者一般很少同时使用来对数据进行定位。搜索更多的是对单一或者包含某个字段的的数据来进行定位,有更高的精确度; 不同于搜索,筛选更多的是查询一类数据,可以和一些功能相配合使用(导出)。 根据搜索和筛选的属性,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搜索和筛选的表现形式。 根据 MECE,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的场景:常用搜索少用筛选,若筛选项多,可以选择隐藏筛选性,筛选少可以展示出来;搜索和筛选都常用,可以将搜索和筛选都展示出来;常用筛选少用搜索,筛选和搜索同时展示;筛选和搜索都不常用,展示搜索隐藏筛选。 搜索构成:标签,输入框,搜索按钮(可选)输入:通过输入特定的字段,来查询单一的数据,在表格中有导航的作用。查询范围:可以查询单个数据类型,也可以查询多个数据类型搜索结果:根据输入的搜索字段,可能存在空状态。对于搜索结果的排序,可以根据数据的匹配度或者生成时间等排序。 根据匹配方式,可以分为:精确搜索和模糊搜索。在大多数情况下,模糊搜索有利于减轻用户记忆负担,但是在同一个输入框搜索具有相似度很高的内容(比如手机号和 ID 都包含数字)时,建议对于该内容使用精确搜索或者分开两个输入框搜索。 根据搜索时效性,又可将搜索分为,实时搜索和点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