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600 万乡村老师过上更风光的生活让 600 万乡村老师过上更风光的生活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亿多在校生的未来,取决于 620 万农村老师的职业素养。许多乡村老师的生存窘境,公众从电视节目中有所了解。现在到了下决心提高他们待遇的时候了。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宣布对连片特困地区老师给予生活补助,“未来乡村老师收入将超过城市老师”。 长期以来,对乡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对“连片特困地区”没有下决心大力投入,现在可以看到,教育的落后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的进展。“乡村老师的收入将超过城市老师”,的确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最彻底解决方法了。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有一亿多在校生,这一亿多学生有什么样的未来,首先取决于当今政府有什么样的教育政策;而 620 万农村老师,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总数的 70%左右,这些老师的职业素养,也将对一亿多学生的未来起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而言,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排除一切非议,提高乡村老师的待遇,让他们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乡村老师的生存状态,公众从“感动中国”“最美乡村老师”等大型电视节目中看到了。假如社会仅仅把这些奉献了个人和家庭幸福的老师当作英雄模范去表彰,而不去改善他们的待遇,恐怕乡村教育会后继无人。不能再把“社会进展不平衡”作为推诿的理由了。 现在国家有实力提高乡村老师的待遇。上个世纪 80 年代,曾有反映西南贫困地区乡村老师在假期乞讨的情况通报,令人震惊。当年听传达,曾有领导人痛下决心表示“一定要让老师成为令人艳羡的职业”。近三十年过去了,在社会的关注下,乡村老师境遇有了一些改善,但根本无人“艳羡”。我在很多地方询问过,有没有官员的配偶与子女担任乡村老师。对我问这样的问题,人们都感到奇怪,我的想法是:假如一种职业令人艳羡,那一定有“近水楼台”者捷足先登。 普遍、大幅提高乡村老师待遇,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部表示,乡村老师生活补助不宜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实施。地方政府如何落实中央的决定,有没有落实时间表,如何监督,怎样阻止伸过来的脏手黑手,怎样杜绝弄虚作假等,都远不是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发一个文件就能解决的。 具体实施中还会遇到问题。比如,给乡村老师发放“生活补助”,如何核查老师的资格身份;“老师在岗时享有,离岗后自然取消”,是否需要公示监督。一系列相关法规制度的建立,不但要有大力推动的决心,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