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稿《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文化内容教学的有效策略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 郑桂春品社课程中的历史与文化教学内容是学生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我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自身,思考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体验历史情感中逐渐建构个人的道德。一、品社课程老师在历史与文化内容教学中易陷入的误区1.偏重历史知识的教学;2.教学目标定位求大、求全;3.教学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二、品社课程中历史与文化内容教学的内容处理的原则 1.单元意识各版本的教材都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单元下分为不同的主题。每一个主题包含着相对完整的历史时期的内容体系,因而也蕴含着相对独立的教育价值。假如单从一个主题入手开展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的前后衔接上都容易出现偏差。老师假如能站在单元教学的高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对每一主题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开展教学,就可以达到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包括第 1 课《伟大的先人》、第 2 课《我国的国宝》、第 3 课《我们的国粹》,共 3 个主题。教材的编写没有根据历史进展的时间顺序、一人一事的叙述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揭示我国几千年历史的古代文明。老师站在单元教学的高度,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揭示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一线”“两面”“两点”。“一线”:以中国古代历史朝代为一条时间的主线。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两面”:在人类历史的进展时间的主线上,突出两个方面的辉煌,即长城和孔子,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先制造的灿烂文化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进展和人类的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两点”:中国的汉字和中医药是中国古老文化成就的重要代表,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中华民族 5000 年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医是我们祖先在大自然斗争中,制造的中国特有的医学,他们都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也在世界文明进展进程中作出巨大的贡献。2.整体入手,点上深化,强调感受和体会。教学中老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宏观的历史框架,把握了整个历史的结构之后再选择一个易于启发学生情感的点重点渲染(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重点,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事件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