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社会需求调查报告1 背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既关系到对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专业课程学习的支撑,也涉及到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否适应岗位实际需求。所以其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事实上也确实存在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例如:(1)很多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过多地带有个别厂商产品推广和用户培养的属性,引发一些学者、政府相关部门、部分用人单位等的议论和批评;(2)高中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紧紧地追赶大学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客观存在;(3)一些其他专业老师抱怨该门课程的开设,认为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实现教学目标,没有必要设置专门课程,尤其是“大学计算机基础”;(4)承担这门课程的老师也有苦衷,从 DOS、Windows 到 Vista,大家疲于奔命,不断围绕新产品进行操作解说,失去了大学课堂教学的工作乐趣。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进行改革,这已经是所有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老师形成的一个共识,其必要性勿容置疑。但是如何改革?改革依据在哪里?回顾以往的改革,其动因往往是技术的发展(严格意义上讲是产品的升级),例如操作平台从 DOS 改为 Windows,再改为 Windows2000、Windows XP 等。实际上,教学内容改革的本质需求应来源于社会需求和实质性的技术发展!此外,这门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而开设的,各个专业有其实际需求,这些需求的差异性应该体现在教材中,但这也是常常被忽视的。为了使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或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真切地吻合社会各类岗位的需求,真切的吻合各个专业支撑后续教学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浙江省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社会需求调研,以此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依据。2 调查方案2.1 样本分类样本分类的原则是以大学学院(系)为主要类别,兼顾社会企事业的岗位类别。此次调查将样本分为八个类别:① 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对应经贸学院,兼顾财政经济类企事业)② 城建、房产、建材、装潢(对应建工学院,兼顾建筑房地产行业岗位)③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公检法(对应政管学院和法学院,兼顾政府公务员岗位)④ 通信、邮政、计算机、网络(对应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兼顾 IT 企业岗位)⑤ 石油化工、橡胶塑料、制药、环境(对应化材学院、生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