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监测数据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讨雷电监测数据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雷电往往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国在汛期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之一。本文就雷电监测数据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讨做出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雷电;监测数据;灾害;风险评估;应用 中图分类号:S761.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目前气象雷电监测的进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南方的某些地区每到了夏季汛期的时候会发生洪涝灾害,给国家、政府、甚至是个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气象部门加大了气象科技监督力度,引进新的科技手段,采纳高端气象服务技术对将要发生的气象进行预测和防护,尤其是雷电方面的数据。得到的各项数据会被气象科技服务部门的人员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方法,准确的计算出下次雷电出现的地区和范围,为汛期的到来做好最大防护,因此,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的雷电监测工作正在逐步完善。 雷电监测数据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所谓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对国家、地方、或者个人的生命、财产、生计和环境等可能带来潜在的雷电威胁或雷击损害的致灾因子和承载体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进行判定出雷电所带来风险的性质和范围的一种过程。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则是为了降低雷电灾害事故、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和优化防雷安全投资效益,气象部门通过对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以便一方面可以了解项目的自身风险,方便于气象部门指导该项目选址和功能布局起着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雷电监测数据确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决定对相邻建筑或设施是否当实行更加有效的防雷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评估选取最为经济合理的防雷技术措施。 雷电监测数据在大气雷电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所谓大气雷电环境评价,它是根据气象部门中的项目所在地区雷暴或者闪电的资料用来分析此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背景、雷电灾害事故、雷电活动规律等各方面的特征,以便为今后的防雷减灾规划和防雷安全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理论根据。尽管雷电活动是不规律且范围很广,但气象服务工作者根据其活动规律和特征作为雷电气候特征评估的核心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对项目 10 平方千米范围内的闪电次数分布特征、年际闪电频数变化和趋势、雷电日数分布,以及雷电流幅值密度分布等等,根据各项指标数据从而确定项目所在地大气雷电环境的影响程度,对计算估量出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项目的各项特性建设有效且相应的工程和非工程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