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公共危机发生的过程越来越表现为一个危机信息的活动过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在实质上也就成了一个危机信息的采集、整合、传递、公开和反馈的过程。而信息公开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其他环节都围绕政府信息公开而展开。因此,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才能使政府在公共危机中把握主动,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因此,本文以黄岩岛事件为例,探讨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中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公开信息的对策。关键词:公共危机 信息公开 对策一、引言所谓公共危机,即指因为一些难以预测的因素导致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以及很大范围内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运转机制正常运行,对公共利益、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环境、财产、生命等构成严重危害的紧急事件。1因为公共危机事件很容易就能成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焦点,所以政府行为会成为事件解决的关键及关注的中心,公共危机中可否做好信息的披露工作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2012 年 4 月 10 日,12 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潟湖内的中国渔民,所幸被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随后,中国渔政 310 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这起公共危机事件就是著名的“黄岩岛事件”,这是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一次严峻考验,本文主要以此事件为例,展开公共危机下政府信息披露问题的探析。二、从黄岩岛事件看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一)黄岩岛事件回放2012 年 4 月 10 日,12 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潟湖内的中国渔民,所幸被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随后,中国渔政 310 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 22 日下午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并表示愿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2整个事件发生后,菲律宾极力将事件区域化、国际化。其所采取的手段包括呼吁东盟国家支持、向盟国美国寻求庇护、试图借助国际法庭向国际舆论倾诉自己的主张等等。而反观中国,却没有太多的表示,严重降低了一个大国的形象,而对于这个事件中,政府在信息公开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二)黄岩岛事件折射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