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0页用友ERP企业内部控制解决方案1背景1.1内控的发展演变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阶段。一、内部牵制:十九世纪40年代前习惯用“内部牵制”这一概念。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簿记牵制。二、内部控制管理:1949年《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三、内部控制结构:在1988年4月,AICPA的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从1990年1月起取代1972年颁布的第一号《审计准则公告》中AU320节的内容,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四、内部控制框架:1996年美国AICPA发布了第78号《审计准则公告》,全面接受了COSO(发起组织委员会)“内部框架—„浾罟框架”报告的内容,并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发布的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2003年6月5日美国证交会根据《萨本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款的要求颁布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层报告书的最终条例,该最终规则特别要求发行人的年报内必须载有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层报告书。1.2COSO内控的定义内部控制在广义上可以定义为一个流程,它受到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它为实现下述各个类型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第2页共50页第1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0页•法律法规的遵循性1.3COSO内控的框架1.4我国的内控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2008年6月28日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该基本规范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有利于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基本规范强调,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该基本规范融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内部控制的做法经验,提出了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要素,即构建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第3页共50页第2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0页1.5内控规范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一、内控规范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二、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企业可以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三、实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经营和盈利目标,避免资源损失;它有助于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助于保证公司运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声誉受到伤害和其他不良结果。四、内控无法做到的内容1、有效的内部控制只是帮助企业实现他们的目标。政府政策或程序的变化、竞争对象的行为或者经济状况的变化是超越于管理层可控范畴的。内部控制不能保证成功,不能保证公司的生存。2、内部控制不能保证财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