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从国家战略高度看重组碧空如洗,几个司机站在京藏高速公路集宁段的路边悠闲地聊着各自家乡的收成,仿佛身后长达几公里的拥堵与他们无关。也难怪,经历过8月那场绵延百公里、持续十余天,以致引起世界关注的暴堵之后,面对这种日常性的小拥堵,他们已经见怪不怪。口音差别明显的他们显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不光我们,这条路上的车有一多半都是去内蒙古拉煤的。”就在几个月之前,他们的目的地还是山西。改变源自席卷山西全省的煤炭行业改革。通过兼并重组,山西的煤炭现在基本通过一个大型集团统一对外销售,单从价格上讲,原有优势丧失殆尽。此外,河南、山东相继开展的兼并重组也让当地的煤价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反观煤储量位居国内第一的内蒙古,由于煤产量大,价格自然不会太高,加之还有小煤矿非法低价售煤,自然成为全国各地用煤大户新的选择。“从内蒙古拉到山东,运费算进去,还比本地煤便宜,为啥不来?”在司机看来,如今大家争相来内蒙古拉煤是顺理成章的事。内蒙古极具诱惑力的煤炭价格,让原本驶向山西的运煤车辆纷纷掉头,山东、河南等地的司机整装出发,来自全国各地的运煤车辆纷纷驶上路程相对最短、综合运费最便宜的京藏高速——这也是造成大拥堵的原因之一。但这一局面未必能持续太久,因为内蒙古旨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煤改也已渐趋深入,效果逐渐开始显现。除内蒙古自治区层面的推动之外,8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为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提供了更高层面的肯定与支持。事实上,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即将结束,“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始的这几个月里,重组的旋律并不只在煤炭行业内部奏响。9月6日,国务院下发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一文,针对目前各行业各领域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针对此前各地自发重组中涌现的突出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意见。该文件的出场,意味着继国资委执导央企大重组之后,由国务院导演,参演企业数量更多、企业性质更复杂、行业更广泛、重组模式更丰富的一场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企业重组活剧即将上演。黑与红提及那场始于2008年9月山西煤改,相信大多数适逢其会的外地赴晋投资商不会有太多愉快的回忆。在那场影响深远的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兼并运动中,据说有高达3000亿元的资金被挤出山西省(按照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所长王宏英向的说法则为1400亿元),无数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损失惨重。数字到底是多少,已经无从考究。但对于十分渴求资金的地方政府而言,这必然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山西方面认为已经别无选择,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王守祯就曾明确表示:“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早走比晚走好!”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山西省政府壮士断腕般的勇气来自于无奈的现实: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全国最大的煤炭产地,山西的煤炭产量长期占到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销往外地。在我国东部有钱无资源、西部有资源无钱的不均衡经济格局和贫油少气富煤、煤炭占能源消耗六成以上的资源背景下,山西省用源源不断输出的煤炭为东部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山西此前的矿井规模多数偏小——年产上千万吨的矿井全国有24座,山西仅有两座。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通过“关井压产、淘汰落后、资源整合”等一系列大幅度动作减少了7000多家小煤矿,但到2008年全省矿井数仍有2600多家,30万吨以下小煤矿仍占到全省煤矿70%以上,多、小、散、乱成为山西煤炭行业的真实写照。由于小煤矿技术比较落后,回采率仅为10%~15%,因而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和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山西煤矿采空区面积5000平方公里,煤矸石堆放量超过11亿吨。近1700多个村庄,约80多万民众饮水困难。牺牲掉的绿水青山没有给山西换来预想中的金山银山:一方面销售原煤的利润空间并不大,另一方面不少没有登记在册的小煤矿并未纳入财税监管范围。据山西煤炭和税务部门估计,近两年山西煤炭实际产量在8亿吨,而每年的报表产量只有6.5亿吨,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