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什么是经典?尽管我们首先会想到文学经典,但不应该忘记也有宗教经典——不同宗教的不同经典、哲学经典、政治经典、法律经典以及经济经典,它们分别表达并阐明各领域里的通行的惯例.文学传统之外的经典文本的存在使得重新评价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变得具有相对性.文学经典的改变并不能直接影响我们对生命和社会各方面的想法.因为文学经典既关注人们的个人生活如爱情、孤独和死亡,同时也关注个体同他人的关系,比如他和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以及从大的方面来说,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社会角度来说,所有文学经典的结构和作用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经典都由一组知名的文本构成——一些在一个机构或者一群有影响力的人支持下选出的文本.这些文本的选择是建立在由特定的世界观、哲学观和社会政治实践而产生的未必言明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的.这些文本被认为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它们为人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行为提供选择,它们提供着针对人们在真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难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选文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并被应用于教育.然而,经典不能只被描绘成一组文本,它的空间的、时间的和社会的维度也一定要被说明.我们不能只是表述为一个文学经典,即使是现代作品,因为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心中指的是中国经典还是外国经典或者二者都是,即世界文学经典.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考虑的是出于学校教育目的的相对严格意义上的选本,还是文学史或批评史上提到的相对宽松的选本,还是只是小说和诗歌中偶尔提到的文本.往往还会有一个由出版社和书店提供的更为宽松的选本,因为总有一些不受机构权力干涉的非主流作品的印刷和买卖.简言之,我们讨论的是“谁的”经典.每一个经典都有自己的地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范围,有它自己的市场,在那个范围里,它自己的些许僵化的规则调整着文学权威(教育者、批评家或其他专家)和一般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几种确认经典的方法.我把经典定义为一组知名的文本.经典的确立是那些参与文化生活的人所达成的共识的一部分.选本迎合了这种共识.另一种发现一个经典的实证方法是由罗格林提出的.他认为某个经典是被受过教育的读者记得并作为一种共享知识存在于他们心里的,而批评家意识到这种共享知识并会在他们的书评中不经意地提到.因此他相信文学评论家的经典是由那些在评论其他作家时常被提到的作家和作品组成.发现一个读者群的文学经典的一个更直接的方法是以问卷的形式来询问他们的阅读倾向,了解他们的阅读偏好.前提是假设如果他们对某些作品有一些普遍的偏好,那这些作品就被认为是这一群人的经典.总之,经典文本的选择是建立在一个相对清晰的标准上的,这个标准往往来自某一特定的世界观或社会政治实践.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它们所得以产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由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摘编自童庆炳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是个广泛意义的概念,有文学经典、宗教经典、哲学经典、政治经典、经济经典等.B.文学经典的改变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社会组织和人们的政治及宗教生活,但它会影响我们对生命和社会各方面的想法.C.个人生活、个人同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属于文学经典关注的范围.D.将经典描绘成一组知名文本是不够准确的,还要在空间的、时间的和社会的维度对其进行说明.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经典文本的选择是建立在明确而清晰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的.B.经典都有相对独立的地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范围,在该范围里,文学权威和一般读者之间的关系都受其制约.C.文中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几种确认经典的方法,其中罗格林提出的方法是实证方法.D.某个读者群的文学经典,反映了特定读者群在阅读上的普遍偏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生活中,人们常将经典等同于文学经典,这是不严谨不准确的.B.所有经典的结构和作用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看都是平等的,而且它们得以产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由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C.经典都是属于“谁的”经典,对经典的表述要遵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