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7页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附件二云南省高等学校2008年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申报表(高职高专)团队名称: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团队带头人:王荃所在院校: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2页共27页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7页主管部门:云南省卫生厅填报日期:2008年11月17日云南省教育厅制第3页共27页第2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7页填表说明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省级教学团队的资格。3.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8年8月31日。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第4页共27页第3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7页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团队历史沿革、人员构成、目标定位、建设成果等)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的前身为云南省卫生学校口腔科。云南省卫生学校于1973年恢复招生,经批准于1975年招收口腔专业学生,在云南率先创办了口腔专业,成为全国中等学校中最早开设口腔医学专业的四所卫校之一,当时学制为3年,中专层次,以李恩源、林一南、吴荣忠、叶镇坤、徐芸、郭桂芳、杨立军、沈思敏、王荃、杨丽芳等为首的我省口腔医学专家勤奋工作,共向我省各级医院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各层次35个班级约1800余人的口腔医学人才。2003年学校升格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制为3年,同年招生。至2008年,口腔医学专业共毕业大专层次235名毕业生。我校口腔专业为我省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至2007年,我省具有口腔执业医师证的口腔医师约为2400余人,约60~70%为我校培养的学生。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校口腔系现有23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中级职称12人,83%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先后有4人出国学习交流,明年将有1名教师出国学习。目前有10人在读在职研究生。近年我系教师有10人次参加了卫生部口腔医学专业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专业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其中1人为主编,5人为副主编,我系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我系所有专任教师为“双师型”,均有口腔执业医师证,并从事口腔临床工作。我系教师沈思敏、王荃、杨丽芳等多次作为专家参加了卫生厅、昆明市卫生局科研项目评审及昆明医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近五年我系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上级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1975年开办了口腔门诊部,除满足教学需要外,还面向社会服务,并在我省率先开展正畸矫治等业务,云南省卫生学校口腔门诊部已成为我省知名的口腔专科门诊部。目前口腔门诊部面积达300mm2,共有13台牙椅,设备先进。口腔专科门诊的设置,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场所。任课教师通过临床工作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并能以卓越的技术操作能力做出示范,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我校口腔科得到了极大发展,无第5页共27页第4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7页论从硬件建设到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促进了我校口腔水平的整体提高。近20年来我校口腔实验室、口腔门诊部曾先后两次接受香港华夏基金会捐赠价值100余万元设备和器械,同时学校及上级部门也配套了相应的资金,使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目前我系拥有面积达550mm2口腔专业实验室,类别齐全,设施完备,能满足教学大纲要求;近十年我门诊部已培养了省内外进修医生三十余名,他们已回当地开展了工作,促进了口腔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二、团队组成1.团队成员。本教学团队共22人(含团队带头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22人,第6页共27页第5页共27页编号:时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