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中国白酒行业发展报告前言中国的酿酒业,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渊源。白酒作为我国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酒种,在世界烈性酒类产品中散发着熠熠光彩。无论何时,它都与相应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休戚相关,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和消费的需求,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白酒也为国家财政积累资金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白酒得以发展,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原先散、乱、小的基础上,开拓创业,历经了解放初期的恢复、中期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三个不同阶段。50年的艰苦奋斗,一代又一代的酿酒人的智慧、心血融入其中,取得今日成果。1回顾1.1我国白酒生产的发展情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白酒的产量只有10.8万t,到了"文革"以后的1978年,我国白酒产量达到143.74万t,比建国初期增长了近15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逐步完善与繁荣。八十年代起,白酒的产量增长步伐加快,到1996年,即"九五"初期,我国白酒产量达到历史高峰,总量达到801.30万t,是建国初期的80倍左右。"九五"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高白酒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经济效益,国家对白酒行业制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此后几年,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逐步凸现成效,产业政策的调整也现成果,白酒的产量逐步下降(见表1)。从表1中分析,我国白酒的产量在"五五"期间增长了69%,"六五"期间增长了57%,"七五"期间增长了52%,"八五"期间增长了50.6%,"九五"期间下降了23%左右。应该说,"九五"以前,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相当快速,几近失控,"九五"开始后,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控手段见效,产量才开始下降。从表1中可以分析得出,全国前十名的省份白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左右,而前三名省份的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且主要集中在鲁、川、皖三省的形势基本不变。表1全国白酒产量(单位:万吨)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年份19491975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产量10.8127.10143.74187.28215.28245.72253.29290.17317.10337.96年份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产量350.77431.03468.54448.31513.91524.48547.43593.67651.29774.22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产量801.30781.73584.96502.26476.11注:从1998年以后,国家对于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生产企业的产量不再进行统计,根据行业统计测算,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产量合计在120万吨左右。1.2行业的经济效益情况我国酿酒行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食品工业中仅于烟草行业,为国家财政积累资金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酒类产品中,白酒行业所创造的效益一直名列前茅,近几年我国白酒行业每年为国家创造税利120亿元左右,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白酒产品中,高中低档白酒的产量和利润分别呈"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形,高档酒的比例较小,约为20%,但所创造的利润却最大,约占50%多;中档白酒的比例和利润均约为35%;低档酒的比例最大,但是利润却是最小,企业主要是靠低档酒占领市场,创造品牌影响。2000年白酒的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1.54%,但是税收却比上一年下降了2.03%,这应该引起重视,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了4.8%,是值得高兴的现象。1.3白酒骨干企业的生产和效益情况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白酒生产集中度向着大型企业集中,前20位的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基本上占全行业的40%之多,利税占全行业的60%左右,产量约占全行业的30%。这一方面说明,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是目前带动白酒发展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标志着白酒行业内部整合力度加大,白酒企业的改组改造已成为白酒行业发展的主流。同时,通过数据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我国白酒企业两极分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l.4白酒的产品结构情况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