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3页SARS的風險認知及應對行為調查報告(II)——香港和內地大學生的比較分析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賈建民人們對SARS(也稱“非典型肺炎”或“非典”)為什么如此恐懼?他們的恐懼心理和高風險意識是如何构成的?我們最近就有關SARS的風險認知(RiskPerception)及評價問題在香港及內地四個代表性城市北京、廣州、上海和成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問卷調查和實証研究。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各城市之間大學生對SARS風險認知和行為反應的比較差異,探討人們對SARS高風險意識的构成因素和各種誤區,從而對危機管理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摘要SARS帶著神秘的面紗,死亡的陰影,衝擊著人們的心理和生活。對於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人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和無助。在內地,SARS使大學生們首先聯想到的是死亡,然後是隔離、傳染和口罩,他們擔心災難會降臨到自己身上。香港、廣州甚至成都的大學生中有40%的受訪者曾經懷疑過自己感染了SARS。各地受訪者都把SARS看成是未來一年威脅本地人民生命安全的頭號大敵。調查顯示,人們對SARS的高風險意識和恐懼感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對SARS感染率和死亡率的過高估計;2)SARS病毒的強傳染性和致命性所帶來的威脅;3)對SARS病因及康復後是否有後遺症等方面感受的不確定性;4)控制SARS疫情蔓延的有效程度。另外,個體特徵(如性別)和各種環境因素(如媒體等)對人們風險知覺的形成也會產生影響。第2页共23页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3页調查結果也顯示出各種地區的差異。例如,北京的大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心理質素;上海的大學生對政府的舉措高度評價;廣州的大學生對本地疫情公佈的信任度最低;成都的大學生有53%的人在提到非典時會聯想到死亡,70%以上的人喝中藥抗炎;香港的大學生對未來最悲觀,信心受到的打擊最嚴重。調查結果同時也顯示出男女在對SARS風險感知、影響及應對措施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總體來講,女性比男性感知的風險和威脅要大,因此女性會受到更大的心理沖擊,使她們做出更多的過度反應,例如洗手更頻繁、使用更多藥物等。另外,其它的個体心理特征也對風險認知產生影響,悲觀的人比樂觀的人感知的風險和威脅要大,采取的應對行為更多。總的來說,這次痛苦的經歷鍛煉了大學生們處理危机事件的應對能力。SARS風險認知和應對行為的調查有助於政府和相關機構準確地把握民眾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反應,瞭解各種環境因素對民眾行為的影響,以便在出現突發性疫情事件時正確引導民眾,幫助他們克服各種心理障礙,重新樹立起對未來的信心。另外,民眾的意願和反應,同時也應該成為政府機構政策制定和決策實施的社會基礎。一、調查背景本研究的調查樣本是大學生,選擇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因有:他們是公眾意見的積極表達和代表者;相對於其他職業和社會群體來說,大學生具有良好的統計可比性,因為他們在年齡、知識層次等人口統計數據上構成單一,便於排除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另外,大學生樣本數據便於收集,特別是在SARS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香港的樣本來自一五4名本港的大學生,調查分兩次進行,分別在四月底和五月中,以觀察人們對於SARS風險認知的動態變化過程。內地數據在五月初開始採集,556個有效樣本分別取自北京、廣州、上海和成都的重點高等院校。在總體的樣本中,男性占45.7%,女性占54.3%。香港,北京同為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但香港疫情高峰期已過,疫情發展漸趨緩和,而北京當時的疫情正處於高峰平臺時期。廣州是SARS病毒最早侵襲的地區,上海是受到嚴格保護和控制的地區,而選擇成都是作為一般內地城市的代表。該調第3页共23页第2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3页查研究的基本背景數據如下表所示:表1.SARS風險認知調查背景香港北京廣州上海成都日期4月29-30日5月12日5月4-5日5月一三日5月6日5月5日新增個案一五-11469-98020累積個案1,572-1,5891,6781,803–1,8971,509611樣本個數一五412725986105106*廣州和成都分別採用廣東省和四川省的疫情數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