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自评报告二00七年六月十五日目录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特色二、课程组自评结果三、课程各项评分的根据四、本课程的进一步建设规划一、课程特色1、课程简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单片机硬件结构、接口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控制方法,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开发、调试技术,具有较好的单片机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组教师对课程的改革方式与研究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该课程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等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大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力度。通过对多年来对教学的不断总结与研究,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摸索出一套适合高职特点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并逐步完成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的建设工作,课程建设取得较大成果。2、本课程的主要特色(1)以“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先进的主流技术的介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片机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我们遵循“以传统知识为基础、以新器件为背景”的原则,加强介绍一些新的外围接口器件的应用技术,便于学生能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理论实验实训比赛”的“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中,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采用讲练结合式、讨论启发式、现场演示式、仿真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有机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在了一起,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在实践教学中以双师型教师达100%,其中兼职教师占较大比例。另外,电子创新协会为学生提供了第二学习课堂,丰富了课外科技活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培养竞争合作、开拓创新精神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创新探索的热情。(2)自行开发的实验仿真系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滨海新区重新定位,再加上单片机本身的飞速发展,对单片机人才又提出了新的的需求,我们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从2006年开始我们自行开发30套实验仿真系统,它与直接购买的实验仿真系统的最大区别在系统资源对于我们来讲是完全开放的,教师和学生均可很方便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扩展,以进行自己想做的试验。(3)不断丰富工学结合的形式,加大工学结合的力度。首先,“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企业对员工的标准作为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研究并确定职业标准、人才定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质量考核体系,让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为实现产学研“深度”结合,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区域、行业内企业的项目开发和科技攻关项目,我们先后为燕山水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为其开发了“矿泉水自动灌装系统”、增降了学生职业技能能力,并提高学生就业率。第三,以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训基地为依托,构建开放性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对外可以承担电工中、高级培训和电子线路CAD培训,充分实现本课程的技术社会服务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多方受益。我们还可以为周边同类院校的单片机实习实训提供场地、设备、指导人员、资料,提高他们实训质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或为他们培养指导人员。带动同类院校的实习实训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明显,在新的层次上又实现了本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4)开展第二课堂——电子创新协会2004年成立了电子创新协会,以电子信息专业学生为主,其他专业学生也可自愿参加,每周辅导1-2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设计和电子制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5)依托电子设计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