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票券金融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票券商之监督及管理,配合国家金融政策,促进货币市场之健全发展,并保障市场交易人之权益特制定本法。第2条票券商及票券金融相关事项之管理,依本法之规定;本法未规定者,适用其它有关法律之规定。第3条本法以银行法之主管机关为主管机关。第4条本法用词定义如下:一、短期票券:指期限在一年期以内之下列短期债务凭证:(一)国库券。(二)可转让银行定期存单。(三)公司及公营事业机构发行之本票或汇票。(四)其它经主管机关核准之短期债务凭证。二、票券金融业务:指短期票券之签证、承销、经纪或自营业务。三、票券金融公司:指经主管机关许可,为经营票券金融业务而设立之股份有限公司。四、票券商:指票券金融公司及经主管机关许可兼营票券金融业务之金融机构。五、签证:指票券商接受发行人之委托,对于其发行之短期票券、债券,核对签章,并对应记载事项加以审核签章证明之行为。六、承销:指票券商接受发行人之委托,依约定包销或代销其发行之短期票券、债券之行为。七、经纪:指票券商接受客户之委托,以行纪或居间买卖短期票券、债券之行为。八、自营:指以交易商之名义,为自己之计算,与客户从事买卖短期票券、债券之行为。九、附买回或附卖回条件交易:指买卖双方约定,由出卖人或买受人于约定日依约定价格买回或卖回原短期票券、债券之交易。第5条票券商不得签证、承销、经纪或买卖发行人未经信用评等机构评等之短期票券。但下列票券,不在此限:一、国库券。二、基于商品交易或劳务提供而产生,且经受款人背书之本票或汇票。三、经金融机构保证,且该金融机构经信用评等机构评等之短期票券。第6条非票券商,不得经营短期票券之签证、承销、经纪或自营业务。第7条经营短期票券集中保管、结算、清算之机构,应经主管机关许可。但涉及大额资金移转帐务清算之业务并应经中央银行许可。前项申请许可之条件与程序、废止许可之条件、业务、财务与人员之管理及其它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会商中央银行定之。第8条非票券商,不得使用易于使人误认其为票券商之名称。票券金融公司应于其名称中标明[票券金融]之文字。第9条票券金融公司之最低实收资本额,由主管机关审酌经济发展情形核定或调整之。票券金融公司之最低实收资本额未达主管机关依前项规定核定或调整之金额者,主管机关应限期命其办理增资届期未完成增资者,废止其许可。第10条票券金融公司之董事、监察人、经理人及持有票券金融公司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超过百分之十者,应于每月五日以前,将其上月份持股之变动情形通知公司公司应于每月十五日以前,汇总向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指定之机构申报。前项规定之人持有之股份,包括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义持有者在内。第一项之股票经设定质权者,出质人应即通知公司;公司应于其质权设定后五日内,将其出质情形,向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指定之机构申报。第11条票券商负责人应具备之资格条件及其它应遵行事项,由主管机关以准则定之。票券商负责人及职员不得以任何名义,向被保证人、交易对象或其它客户收受佣金、酬金或其它不当利益。票券金融公司负责人及职员,不得兼任他票券金融公司或金融机构任何职务。但因投资关系,并经主管机关核准者,得兼任他票券金融公司或金融机构之董事或监察人。第12条票券商业务人员非经向票券金融商业同业公会登记,不得执行职务。票券商业务人员应具备之资格条件、登记、训练及其它管理事项,由主管机关以规则定之。本法施行前已担任票券商业务人员者,应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向票券金融商业同业公会办理登记,始得继续执行职务;届期未办理登记者,不得继续执行职务。已依前项规定登记继续执行职务之票券商业务人员,应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三年内,取得第二项规则所定应具备之资格条件;届期未取得者,由票券金融商业同业公会废止其登记。第二章设立及变更第13条设立票券金融公司者,应填具申请书,载明下列事项,申请主管机关许可:一、票券金融公司之名称。二、实收资本总额。三、营业计画。四、本公司及分公司所在地。五、发起人姓名、住(居)所、履历及认股金额。第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