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6页万钢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监管用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万钢发布时间:2013-07-18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召开2013年度科研经费巡视检查工作启动会,围绕着管好用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更好地实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工作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珍惜来之不易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近几年来,中央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长,2013年达到2530亿元,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12年,全社会研发支出突破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达到1.97%,企业研发投入占74%。国家加强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2012年,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328亿元。科研经费人均资助强度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到170亿元,部署了3.8万个项目,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从“十一五”之初的26万元,提高到74万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达到40亿元,部署了180个项目,人均资助强度也达到20万元/人年。中科院创新2020投入18.4亿元,部署了11个项目。用于支持自主选题研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从无到有,核定标准不断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人均4万元。中央财政对于基础研究投入增长率超过了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为了进一步适应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热情,科技部、财政部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一是建立了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提高了补偿比例,调动法人单位支持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设立了绩效支出,加大对科研人员智力投入和科研绩效的激励。三是简化优化了预算编制和调整程序,设立预算评估反馈机制,增加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四是加快了科研经费拨款到位,今年1月初就下拨了当年在研课题25%的经费,4月底完成了有关科技计划年度预算90%的经费拨付工作,实现了经费拨款及时到位,保障科研任务需要。此外,我们还通过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了使这些政策落到实处,科技部专门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培训工作几乎覆盖了各主要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和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改革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到最好的历史时期。有关部门在经费管理上的简政放权,旨在改善科研条件和提高科研活动自主权,使得科技管理更加符合科研规律。这些政策措施有力推进了科技进步与创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我国科技创新,无论在战略高科技和技术创新领域,还是在基础研究、前沿探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创第2页共46页第1页共4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6页新能力同经济实力一样,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上对当前科技工作,特别是经费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非常尖锐的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我亲耳聆听了代表委员们对科技经费管理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比如,如何防止心态浮躁、急于求成,使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科研;如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防止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国家设立科技计划和基金,目的是促进各行业、各地方的科技进步,但是把获得科技项目和资金与职称评定挂钩,就会造成急功近利的导向,造成一些单位热衷于争项目争资金,却不能有效履行法人责任,对项目实施过程疏于管理等现象。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对我们增强科技经费监管意识,加强科研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措施,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合理的建议。近两年来,财政科研经费的安全和效率问题,越来越受到舆论和社会的关注。极少数涉及贪污腐败恶性事件的出现,对整个科技界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科技界必须自省、自警、自律,更要自重,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真诚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和检验。二、管好用好科研经费是科技界的共同责任财政科研经费是公共财富,是纳税人的钱,管好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