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规模:设计单位:一、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本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面层为9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上面层。设计弯沉值0.34mm。基层为水泥稳定石屑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规定要求。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应大于,混合料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水泥稳定石屑的塑性指数应小于,有机质含量小于,硫酸盐<。。第二节.工程招标范围及内容一、工程招标范围、方式及说明、招标范围:。、承包方式:根据招标人提供的施工图、资料,中标单位按中标价格包施工、包质量、包材料、包工期、包安全、包验收。二、工期要求及规定招标工期按完成招标范围内全部工程内容要求不超过天。三、工程质量标准、保修要求、按国家颁发的《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验收评定。工程质量要求必须达到合格。、工程所选用的材料、配件及其它原材料,须达到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产品应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经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认可后方可使用。、本工程的保修按建设部颁发第号令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规定的保修期限进行;保修期自竣工验收签字之日起计。第三节.场地情况及工程特点一、地质情况本工程地质勘察揭露的地层有:人工填土(素填土、吹填土)、第四系海陆交互沉积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砂层(中砂、中粗砂)、粉质粘土和残积砂质粘性土及下古生界花岗片麻岩(全、强、中、微风化带)等,其中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经历了个沉积旋,即有细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粗粒土的沉积韵律,同时,受原始地形地貌影响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常常易形成交错沉积的影响,造成局部地段某个地层的缺失,在成层稳定性方面受到某些制约。有关地层描述如下:、第四系人工填土()主要由素填土、吹填土组成,稍湿~饱和;松散状态。场地均有分布,层厚~.20m,平均3.00m。、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淤泥:灰褐、褐灰黑色,呈饱和,流塑~软塑状态。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2.00m,平均6.81m。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褐、褐灰黑色,呈饱和,流塑~可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7.80m,平均3.70m。中粗砂:(局部为粉细砂),褐灰黑色、少量黄褐色、浅灰黄,呈饱和,松散状态,局部稍密状态。场地均有分布,层厚~9.70m,平均4.04m。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褐、褐灰黑色,呈饱和,流塑~可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11.60m,平均4.62m。粉质粘土:浅灰黄、褐黄、浅灰白色、局部灰褐色,呈湿,软塑~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9.30m,平均3.20m。中砂:(局部为粉细砂),黄褐色、浅灰黄色、褐黄红色、褐灰黑色,呈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局部中密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9.00m,平均3.29m。粉质粘土:灰绿色、浅灰黄色、浅灰白色、褐黄红色,呈湿,可塑状态,局部软塑或硬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6.20m,平均2.89m。淤泥质粉质粘土:褐灰黑色、灰褐色,呈饱和,软塑~可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10.50m,平均4.72m。中砂(局部为粉细砂或粗砂):灰绿色、浅灰黄色、褐灰黑色,呈饱和,稍密状态,局部中密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9.20m,平均3.71m。、第四系残积层()砂质粘性土:灰绿色、褐黄色、褐黄红色,稍湿~湿,硬塑状态,局部坚硬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40m,平均3.55m。、下古生界花岗片麻岩()褐黄色、灰绿色、褐黄红色、浅灰白色、青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黑色矿物,细粒(局部粗粒)花岗片麻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根据其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及结构破坏程度,可分为全、强、中、微风化带。二、现场条件招标人已完成“三通一平”和办理报建等审批手续,在施工现场内提供座标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施工用电和用水接驳点。施工现场四周有市政道路可通行,北面为环市西路,东面为四车道道路,南临蕉门河,西为寡涌。第四节.编制依据一、建设方提供的南沙滨海花园二期道路、排水工程招标图纸。二、南沙滨海花园二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