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国后解放思想大讨论回顾VIP免费

建国后解放思想大讨论回顾_第1页
1/10
建国后解放思想大讨论回顾_第2页
2/10
建国后解放思想大讨论回顾c.邓下平南巡谈话d.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建国后解放思想大讨论回顾第一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中国的政治生活从此与理性、、制度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人说了算的时代终结了。以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为标志。这次思想大解放比较特殊的背景是,中国要从长期“左”的错误和“两个凡是”中解放出来。经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乐章。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宣言书。第二次思想大解放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中国的经济生活开始以同样的姿势和笑容与世界共舞。第二次思想大解放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明确回答了多年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党的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基础上明确提出和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从此,中国进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从“万元户”到“十万户”再后“亿万户”一夜之间遍布全国。邓小平南方谈话是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宣言书。第三次思想大解放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那些在边缘戴着镣铐跳舞的诸种资本被解放出来。一时众神狂欢。从江泽民1997年“5·29讲话”为党的十五大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到同年9月党的十五大冲破“公”姓“私”的桎梏。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就是自1978年以来的第1页共10页第三次思想解放。十五大以后,国企改革“抓大放小”实施战略性改组,股份制、合作制、租赁承包等所有制形式先后出现,民营、私营企业比重逐年上升,医疗、住房、教育等改革也随后跟进,市场经济步伐在全国明显加快。第二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回顾思考**省的这次思想解放大讨论,首要是着力研究到底什么样的思想在阻碍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阻碍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以这个作为主题来认真挖掘思想根源、找差距、除障碍。思想解放一定是来源于实践的需求,没有实践的需求,怎么会提出思想的解放。所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决不能坐而论道,泛泛而谈,要从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需求出发,针对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从思想根源上认真挖掘查找原因,研究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破解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一、对解放思想的回顾与思考阻碍着我们发展的因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二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三是认识观念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基本涵盖了阻碍着我们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对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思想解放来加以认识、加以解决。回顾过去,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判别和1992年关于姓“资”姓“社”问题的讨论是我们国家经历过的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关于姓“资”姓“社”的问题,这些是属于意识形态的问题,通过解放思想,我们解决了存在于意识形态的这些问题,改革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发展至今,我国的市场经济这条路已经越走越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越来越突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把我们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方法科学、系统地筹划。当前,**既没有“两个凡是”的禁锢,也没有姓“资”姓“社”的束缚,更没有否定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错误思潮,阻碍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因素不在于意识形态方面,主要是认识观念和体制机制。有必要就此进行解放思想讨论,通过解第2页共10页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扫清陈旧落后的认识观念。在认识观念上,当前仍有一些突出倾向,如。从发展观来说,表现出更多地注重投资、gdp、财政与出口额增长,而在人民生活、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则关注不够;更多重视矿产、冶金、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国后解放思想大讨论回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