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3+必修4第一课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③文化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④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我国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原因有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给予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动力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③文化创意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小说《平凡的世界》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这样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激励着他们努力追求梦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由此可以看出①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②文化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文化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4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弘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方面.这说明①“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②“茶文化”彰显了中国人的精神文化追求③青年学生都会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5.“暖暖远人村,依依虚里烟”.古村落被建筑学家喻为“空间说书者”,传承者文化和历史.然而,这些穿越千百年、印刻着历史记忆的“说书人”,有的被不断加快的城镇化浪潮推倒,有的因村中人口流失而陷入“空心村”或破败的危局,令人唏嘘.我们要保护这些古村落,因为①保护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对展示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③保护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古村落是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回溯过往,从信笺到电话,再到邮件,如今微信更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微信拜年、微信发压岁钱、微信吃团圆饭、微信祭奠亲人……技术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甚至带来新的经济增长.这说明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②微信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传媒③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④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7.海南省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黄道婆》,用绚丽多姿的舞蹈以及原生态的民族风情,织出一段纺织女神黄道婆的爱情传奇.该剧深刻挖掘了海南的民俗文化和中国古代的纺织文化,将海南独有的绚丽风光以及民族文化等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音乐制作采用黎族地方乐器叮咚、俐咧和交响乐合奏而成.剧中服装在保留民族元素的基础上也做出了夸张、大胆的设计处理,古朴、原始又不失现代风韵.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黄道婆》的成功启示我们①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文化创新要推动传播手段的创新③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④文化创新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8.201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从一个舶来品,逐步发展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剧种,中国话剧11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