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6页地球科学“十一五”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2005年10月8日)1.前言探索地球形成与演化规律,利用地球资源,减轻自然灾害,优化环境品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要任务。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对其产生、形成和演化规律的探索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重大科学发现往往缘于一些不可预料的偶然因素和机遇,很难通过规划和预测产生;另一方面,事物是辩证的,地球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只要我们能够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一些可望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还是可以进行预测,并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鼓励有创新思维的科学家通过脚踏实的工作和不懈努力,最终取得突破。例如,突破性的进展很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多学科交叉领域或在一些综合性的重大疑难科学问题上。此外,战略规划依赖于大量自由探索的工作底蕴和雄厚的科学积累。自由探索成果的积累,既是凝炼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也是规划地球科学发展的关键。依据上述认识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分两个方面:1)由于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探索性、难预测性和其不可规划性,拟将主要经费(约占总经费65%)按学科分类,通过量大、面广的自由申请项目给予稳定支持,推动各学科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学科的纵深发展和新兴学科的发展。2)对于那些已经有了基本认识,能够根据科学规律和经验做出规划,并预示着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将有重要突破的科学问题,进行前瞻性部署,设立优先资助领域,通过指南宏观指导下的自由申请给予支持(约占总经费的20%),来推动和加快相关领域的发展,逐渐形成若干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主流方向和科学学派,带动地球科学的整体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1.1地球科学的内涵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以地球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发生在其中的各种现象、过程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变化及其因果关系等,以提高对地球的认识水平,并利用获取的知识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人类对地球奥秘的探索精神,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的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驱动力。1.2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制定地球科学“十一五”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是:根据科学基金的职责和定位(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新时期的工作方针是: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尊重科学发展规律,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把握好点和面的辩证关系,提高整体水平的同时,力争在若干领域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为指导,坚持稳定支第2页共36页第1页共3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6页持和超前部署相结合,坚持科学推动和需求牵引相结合,以科学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科交叉;在研究地球科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现状,分析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明确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战略,优先研究领域和重要研究方向。2.地球科学的发展态势与特点2.1地球科学的发展态势与机遇回顾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地球科学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地球科学是一门定性描述地球现象的科学。第一个发展阶段,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由于数、理、化等基础科学的发展以及声、光、电探测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使得长期注重定性的、宏观整体的地球科学走向更加关注定量的分支学科的发展,并诞生了一批冠以数学、物理、化学名称的分支学科,如地球物理、地质力学、地球化学、大气物理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化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等,做出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如:1915年提出大陆漂移假说,1920年创立米兰柯维奇冰期间冰期旋回理论,1948年开始进行数值天气预报,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和空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