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聚落与环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大城市不同用地规模的圈层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7北京石景山期末)1996—2007年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变化正确的是()A.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三环外服务业密度增大C.中央商务区向二、三环迁移D.一环内商业用地大幅增加答案B读图可知,二环以内居住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重下降,可推测其商业用地比重上升,功能分区更加明显,A项错误。三环以外居住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重上升,可推测人口增加,会带动服务业发展,使服务业密度增大,B项正确。中央商务区位于市中心,不会向外迁移,C项错误。一环以内各种用地规模变化不大,D项错误。2.(2017北京石景山期末)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产业结构优化B.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C.经济重心向郊区转移D.该图反映了逆城市化过程答案B居住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经济重心无关,A、C项错误。三环外居住用地的比重不断增大,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促使人口向三环外集中,B项正确。逆城市化过程是城市人口迁往周边小城镇的过程,据图无法判断,D项错误。北京市小汤山镇素有“温泉古镇”之美誉,是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之一。据此回答下面两题。3.(2018北京西城期末)小汤山成为特色小镇的主导因素是()A.丰富的地热资源B.便利的交通条件C.广阔的消费市场D.齐全的服务功能答案A小汤山镇素有“温泉古镇”之美誉,因此其成为特色小镇的主导因素是有丰富的地热资源,A项正确。4.(2018北京西城期末)小汤山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A.吸引产业转移,疏解中心区的行政职能B.发展立体农业,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C.挖掘历史积淀,传承温泉古镇特色文化D.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北京市区生态环境答案C小汤山镇素有“温泉古镇”之美誉,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挖掘历史积淀,传承温泉古镇特色文化,C项正确。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简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5.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处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建设相对高级的住宅小区B.乙处商业以零售业为主C.丙处可能为工业区D.丁处为商业区,人口流量最大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甲处位于风景区,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建设相对高级的住宅小区,A项正确;乙处远离城市中心,远离消费人群,不适宜发展零售业,该处商业应以批发业为主,B项错误;丙处位于城市边缘,处于河流下游,交通便利,可能为工业区,C项正确;丁处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人群,为商业区,人口流量最大,D项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6.该市高速公路的开通,最先影响其()A.城市等级B.行政范围C.产业结构D.服务范围答案D本题考查城市服务范围。该市高速公路的开通,能够增强其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城市的服务范围,D项正确;城市等级和产业结构不可能马上受到影响,A、C项错误;行政范围不受交通条件影响,B项错误。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7.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B.人口密度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化区域差异。由材料可知,“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主要是在水平方向上扩大城市容量,城市占地面积大,故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的国家,B项正确。这种城市化扩展方式与城市化水平、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无关。8.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A.城市中心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D.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答案D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会使城市建设占用过多土地,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项正确;与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失业人数增多关系不大,A、B项错误;城市面积扩大,会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C项错误。城市生态安全是指维护城市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能满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