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实验探究类题型解读解题模板典例1.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伞藻成熟后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异。“伞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呢?”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模拟了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实验,将甲种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乙种伞藻的假根上,长出了伞帽。(1)该实验所作的科学假设是。(2)该实验的现象是。(3)模拟伞藻嫁接实验中需要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如要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应如何对实验操作进行改进?。解题思路确定变量→确定分组→设计方案→分析得出结论解析(1)该实验所作的科学假设是伞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2)伞藻细胞核在假根内,嫁接时利用乙种伞藻的假根,所以长出乙形伞帽。(3)题干的伞藻嫁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即将乙种伞藻的伞柄嫁接到甲种伞藻的假根上,观察伞帽形状。答案(1)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伞帽的形状)(2)长出乙形伞帽(3)需要再将乙种伞藻的伞柄嫁接到甲种伞藻的假根上,观察伞帽形状2.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2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2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表:组号CO2吸收量/μmol·m-2·s-1叶绿素含量/mg·g-1A10.663.07B13.043.02C15.913.05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中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步骤②。(2)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释放量计算。解题思路解析(1)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应设一组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作为对照组;还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叶片的数量和取材部位完全相同;(2)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的数量、酶的活性、酶的含量等,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可能提高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含量与活性,从而提高了CO2的吸收量;(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为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之差,所以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或O2释放量来计算。答案(1)没有对照组,应另设一组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作为对照组取材方法不科学,选取的叶片还应取自植株的相同部位(2)提高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含量与活性(3)小于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之差O232专练1.面对某时期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的严重旱情,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霉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灭菌处理的田园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9∶1),大小一致的花盆……方法步骤:(1)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kg,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两组。(2)A组各花盆中,B组各花盆中。(3)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条件下培养。(4)6周后,处理10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结果预测与分析:。2.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作出正确的评价。(1)取2个玻璃缸分别编号1号、2号。(2)在2个玻璃缸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10条发育状态不同的蝌蚪。(3)向1号缸投放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向2号缸投放含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4)每天分别向各缸中投放一些饲料。(5)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