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除去固体食盐中的泥沙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2.蒸发结晶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防止形成的晶体飞溅。一、过滤(1)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性的杂质的方法。(2)过滤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3)主要步骤:①制过滤器;②固定烧杯和过滤器;③过滤操作。(4)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二、冷却结晶(1)实验原理: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2)实例:提纯含少量KCl的KNO3:配成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即得KNO3晶体。三、萃取和分液(1)萃取指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萃取时,在液态混合物中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2)萃取之后,一般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3)操作:①在实验室中,萃取和分液通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如图。②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打开旋塞,将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四、蒸馏(1)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点使之汽化,然后将蒸气重新冷凝为液体的操作过程。(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烧瓶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暴沸。实验时,应当先通冷却水再加热。五、分离方法综合运用和层析法(1)分离方法综合运用实例: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Cl2及泥沙,先将粗盐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使MgCl2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过滤,除去泥沙和Mg(OH)2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盐酸中和过量的NaOH,最后加热蒸发溶液,获得NaCl晶体。(2)层析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将溶解在某溶剂中的混合物分离出来。1.降温结晶除杂法是根据两组分的溶解度不同吗?答案:不是。是根据两组分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2.能否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什么?答案:不能,因酒精与水互溶。3.在蒸馏操作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插入液面以下吗?答案:不是。本实验中用温度计指示蒸气的温度,以控制温度在两种物质的沸点之间,因为挥发出来的是沸点低的物质,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4.冷凝管的水流方向如何?能否颠倒?答案:下进上出,不能颠倒,水流与蒸气方向相反,采用的是逆流原理。5.连连看。①除去CaO中的CaCO3a.分液②分离溴和四氯化碳b.灼热的铜网③除去N2中的O2c.加热④分离植物油和水d.蒸馏⑤除去H2中的CO2e.洗气答案:①—c②—d③—b④—a⑤—e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物质与提纯物质(即除杂质)的联系与区别分离物质与提纯物质的相同点是被分离和提纯的都是混合物。分离物质要求分离出各种组分,而提纯只要求分离出某一种组分,杂质不一定要分离出来,但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1)基本原则:①不增(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③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④易复原(被提纯物质易复原)。(2)注意事项:①除杂试剂需过量;②过量试剂需除尽;③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④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3.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依据(1)若是一种难溶的固体和一种液体的混合物,可以选用过滤的方法将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开来。如分离水溶液中的碳酸钙固体、水溶液中的硫酸钡固体。(2)若是两种溶解度有明显差异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中组成的混合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来分离,为了提高分离的效果,还可以进行重结晶。(3)两种沸点有明显差别的液体的混合液可以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也可以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液体物质中的难挥发性杂质。例如制取蒸馏水。(4)根据混合物中各种物质被吸附性能的差异,可通过层析的方法将溶液中的物质分离。[例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