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O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VIP免费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O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1页
1/4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O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2页
2/4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O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3页
3/4
1.(2014·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B2.(2014·襄阳四中冲刺模拟卷)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曾经说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以下言论中,和他是同一种学派的是。A.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B.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答案】A3.(2014·徐州信息卷)《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A.人性本善B.血缘远近C.宗法等级D.君臣尊卑【答案】B4.(2014·江西师大附中三模)“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这一现象表明()A.宗法制维系政治等级B.礼乐制度的崩溃C.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D.君主专制的削弱【答案】C5.(2014·山东实验中学三模)(26分)14-16世纪的东西方,都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但其性质和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迥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思潮就以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形式在诸子百家的相互辩难、相互补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一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1)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家和墨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4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二“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有”“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一一被特拉克(意大利诗人,1304---1374)“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一一一波吉奥(意大利历史学家,约1380---1459)(2)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函。(4分)简要分析该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三他(李贽)不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者,确切些说,他是一个时代主导价值观的“反叛者”、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一一正如他临死前说的,我的所作所为,于“圣教”有益无害,然其所说之“漏”,且言辞之烈,毕竟痛彻挡权者之内心深处。——《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8分)【答案】答案:(1)表现:儒家:仁者爱人,仁政,民贵君轻。墨家:兼爱、非攻。(4分)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缓和阶级矛盾,和谐人际关系,规范了社会统治秩序,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准则。(4分)(2)内涵:追求人性,追求金钱财富。(4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天主教实行神学思想专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领域反封。意大利较好地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的传统文化。(6分)(3)性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东方:仍然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性质。(4分)作用:西方:推动欧洲近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方: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没能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6.(2014·太原五中高三5月月考)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注为:“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材料表明孔子A.最早提出“无为而治’’思想B.希望统治阶级以德治民C.主张统治者应推行以法治国D.主张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答案】B7.(2014·成都高三摸底)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A.恢复周礼B.严刑峻法C.儒法并用D.君臣有别【答案】C8.(2014·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摸)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O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