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徐州信息卷)(14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探索不同的救国道路,铲除各种近代化障碍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材料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要求,还是策略上的考虑?这两种意见似乎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是真诚要求,另一面也有策略上的考虑,可以统一。——戴逸《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材料二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论联合政府》材料三在现代化的每个阶段中,只能解决一个或者两个当前的主要任务……许多阶段连贯起来,逐步地解决了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各种障碍,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前进的历史运动。——戴逸《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孙中山的“联俄”既是他的真诚要求,又是他的策略考虑的?(4分)(2)概括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策略及其实质。(2分)(3)结合中国近现代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准确。200字左右。)(8分)【答案】答案:(1)孙中山认同苏联(或赞同十月革命),希望向苏联学习,因此,联俄是他的真诚要求;(2分)在中外反动势力强大的环境中,国民党力量弱小,希望借助国内外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出于这种策略,必须联俄。(2分)(2)坚持群众路线(或依靠群众)。(1分)实质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1分)(3)观点:中国现代化前进的历史运动逐步解决了现代化的各种障碍。(2分)论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消除了现代化的政治障碍;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北伐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了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了人民共和国。(论证和论据7分,论据不能少于3个,6分)2.(2014·湖南十三校二联)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3.(2014·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五月高三联考)“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上述内容可能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4.(2014·徐州信息卷)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