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海流图镇年畜间布鲁氏菌防控实施方案海流图镇2011年一2013年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实施方案为了预防、控制和净化畜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标布病),按照自治区政府全力防控畜间布病的总体部署和《巴彦淖尔2011年一2013年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实施方案》(巴政办发[2011]62号)要求,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防控目标在2010年的防控基础上,2011年、2012年、2013年畜间布病发病率每年同比分别下降20%、30%、50%,到2013年底,全旗畜间布病防控达到控制区标准即畜间布病抽检阳性率羊低于0.5%、牛低于1%的总体控制目标。二、主要防控措施(一)全面实施灌服免疫坚持集中免疫。在2011年春季防疫大会战免疫的基础上,2012年、2013年继续利用6月份1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羊、牛开展集中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坚持常年补免。将每月10—20日定为全镇补免日,对新产羔犊和补栏羊、牛全部加倍量补免。坚持重点免疫。疫点拔除后,对疫点、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内的羊、牛全部进行紧急免疫,间隔1个月后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二)强化消毒灭源利用每年3月初至4月底春防大会战、6月初至7月底高温季节和9月初至10底秋防大会战三个时间段,对羊、牛的圈舍、用具、活动场地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地面湿透度要达3厘米以上;对拔除的疫点及周围受威胁区域的所有动物圈舍、粪便、垫草进行彻底清除、堆集密封发酵和焚烧处理。(三)健全完善防控档案2011年9月底前健全和完善以规模养殖场、自然村为单位的养殖档案,养殖场、自然村要建立免疫消毒台账,准确反映动物养殖户(场、嘎查村)动物存栏、补栏、出栏、免疫、检第1页共3页疫、消毒、用药等情况,为溯源灭点提供依据;镇兽医根据布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图、卡、表、卡喝声像资料。(四)及时开展溯源灭点1、全面开展畜间布病普查。2012年4月底至6月底完成全镇所有存栏羊和所有种公羊及疫点、疫点周圉3公里的羊的血检工作。2、疫点拔除(1)隔离场选择。以自然村或养殖小区(场)为单位就近选择隔离场,并落实看护人员。(2)隔离:阳性羊全部进入隔离场,协检员(防疫员)负责监督巡查。(3)扑杀:使用专用车辆、指定拉运通道,集中到无害化处理场地进行扑杀。(4)无害化处理:充分发挥现有的2处无害化处理场地的作用,按焚烧、掩埋、看护等程序开展无害化处理工作。(5)消毒:对被污染的圈舍、饲喂用具、活动场地、拉运通道、拉运车辆、扑杀现场等其他受威胁区域按消毒规范及时彻底消毒。(6)登记备案。对流调、检测、拉运、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补偿等过程全部实行备案登记。3、适时回访疫点。对已拔除的疫点全面进行回访,重点调查了解布病防控情况和有无新发疫情,并在6个月后对存栏羊按10%的比例进行血检。如检出阳性羊按溯源灭点规范重新处置,未检出阳性羊即为该疫点疫情扑灭。(五)强化检疫监管产地检疫。2011年9月底前所有规模养殖场全部建立健康养殖档案,在温更XX县区、西郊社区、教育路社区设立报检点,并配备检疫人员。运输检疫。无产地检疫证明的动物不得流动。(六)严堵外疫传入严格执行牲畜调运报批、报检制度,严禁自治区已明确的15个布病高风险旗县(即:XX县区、科右前旗、科左前旗、XX县区、XX县区、东乌旗、XX县区、XX县区、白旗、XX县区、第2页共3页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及达茂旗)的动物进入我镇。一经发现就地无偿扑杀。对其它地区进入我镇的动物(包括种用、乳用)严格进行查证验物,不符合相关程序的不得进入,凡进入的动物及时实施常规隔离和布病检疫,发现有阳性动物的一律同群无偿扑杀。对从事贩运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人员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强化宣传、培训和监督管理,全力配合布病防控工作。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