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对接政府“四个平台”实施方案深化网格化全面管理,融合“四个平台”建设概述:为更好开展“最多跑一次”工作,融入政府“四个平台”建设改革,切实达到便民服务平台的要求。将用电业务、停电配合工作、电力设施保障宣传、政府综合整治、“大拆大整”等事项与平台建设有机融合,打通政务服务网与电力内网数据交互渠道,实现电力工作线上流转、线下支撑,供电服务实时监管的政企联动的服务机制,延伸并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际应用范围,实现服务民生与市场拓展的互利共赢。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最终达成“最多跑一趟”乃至“零跑趟”的核心目的。鹿城供电分局在仰义供电所试点开展电力服务融入街道“四个平台”工作。一、供电所末端全面融合消除专业壁垒,深化供电所网格化管理:通过网格化思路,全面优化仰义所管理体系。根据仰义街道2个社区27小网格的设置。在原有营业班+用电班+运检班的传统模式上实行人员重组,打破按专业分班组的旧模式,运检与营销“合二为一”,实行“1名供电网格长+4名供电网格员”的网格化管理。将仰义街道辖区内2个大社区内27个街道小网格,每5-8个相邻网格划给一名供电网格员。为确保业务高效完成,为网格长及4名网格员提供全所专业业务支撑。各业务部门各施工队伍在完成日常工作前提下需听从网格长及网格员调度,从而降低网格员业务工作量,提升网格员工作效率;员工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整个团队密切配合才能降低彼此工作量,保障网格员有充分的精力对受理的每一件业务进行全流程跟踪直至终结,并及时向网格长汇报。为做到客户诉求就近响应、提供高效的优质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网格化工具不仅仅要提升管理模式,更要提升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完成仰义片区48条10kv线路,191台公变,451台专变,10563户用户cad、gis、pms2.0、营销系统的图数治理,核对保障各系统数据高度统一绘制了准确的地理接线图,做到第1页共9页所有设备图型与台账一致、系统间数据一致、系统与现场一致,为停电分析、主动抢修等功能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缩短了客户故障停电时间,进一步夯实基础。2、打破思想禁锢,革新供电所人员理念:思想是禁锢行为的枷锁,员工理念的转变将会成为这场改革与革新的重中之重。为更好适应当前环境下必须有针对性的强化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提升主动服务意识,规范行为,要求每一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将“主动服务、积极引导”实施的同时,集中探索客户在优质服务上的新要求,将其汇总整理形成优质服务的贯彻案例,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保证服务“零违章”;二是多做换位思考,从用户角度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多为客户考虑,避免客户重复来访,加深“最多跑一趟”理念理解;三是各部门班组学会密切沟通,逐渐建立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凝聚力。四是拓展创新意识,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意识转换,征求客户意见,记录服务点滴,为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向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及时、快速地为客户解决用电之难。针对特殊问题要特殊对待,及时将投诉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依法合规,遵章守规,标准化服务。无规矩不成方圆,服务同时应当维护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整体形象;二、深度融入“便民服务平台”建设1、统一渠道简化流程供电所网格化团队主动出击,按照“以街道为依托、以社区为平台、以村居为配合”的原则,积极对接仰义街道、社区、村居,将电力服务融入“四个平台”建设改革。为平台提供用电业务、停电配合工作、电力设施保障宣传、政府综合整治、“大拆大整”等多项服务内容。其流程构想为两种模式:(1)供电网格员与街道全科网格员直接通过微信联系,由街道全科网格员反馈业扩业务、故障报修或提出电力需求,供电网格员直接处理答复;(2)通过供电所监控室与街道“四个平台”对接,“街道网格员接收+便民服务平台受理→供电网格长接受在微信群下发任务→供电网格员全流程跟踪完成→反馈供电网格长→反馈便民服务平台”供电网格化团队统一由网格长接收与第2页共9页反馈业务,流程简单明了,操作便捷。在为便民服务平台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在该平台进行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