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四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类综合实验题题型狂练1.(2012·安徽,28)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处理后的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32-(aq)PbCO3(s)+SO42-(aq)。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________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全部为PbCO3;假设二:______________;假设三:______________。(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定量研究: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突破本题的难点在于溶解平衡的应用和对数据的处理。(1)反应的平衡常数是用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表示的,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定值,不出现在表达式中,故K=。(2)在溶液中Na2CO3能完全电离生成CO32-,而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的HCO3-微弱电离生成CO32-,故两者同浓度时Na2CO3溶液中CO32-浓度大,PbSO4转化率较大。(3)根据原题的描述可知,PbSO4在转化时能生成PbCO3,也能生成碱式碳酸铅,故所得产物有三种可能情况:一是全部为碳酸铅,二是全部为碱式碳酸铅,三是两者都有。(4)①因为PbCO3分解生成PbO和CO2,碱式碳酸铅分解生成PbO、CO2和H2O,故只要分析产物中是否有H2O生成就可以判断假设一是否成立。②同意,若全部为PbCO3时,26.7mg完全分解后最终固体产量应为22.3mg(或:不同意,实验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与全部为PbCO3分解所得固体质量相差不大,可能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引起的)答案(1)(2)Na2CO3Na2CO3溶液中的c(CO32-)大(3)全部为2PbCO3·Pb(OH)2PbCO3和2PbCO3·Pb(OH)2(4)①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充分加热样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蓝,则假设一成立;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假设一不成立②同意,若全部为PbCO3时,26.7mg完全分解后最终固体质量应为22.3mg(或:不同意,实验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与全部为PbCO3分解所得固体质量相差不大,可能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引起的)(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即可)2.(2013·安庆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做“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的实验时,对教材上的描述:“海带灼烧后的灰烬中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产生了疑问。久置KI固体被氧化变质,呈浅黄色(有I2),KI固体直接加热时,为什么不被氧化呢?因此,小组同学针对I-被氧化条件除了氧气之外还需要什么条件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假设]根据久置KI固体会被氧化而变质,结合空气的成分,首先排除________和稀有气体的影响。然后对KI变质条件提出合理假设:假设一:需要H2O的参与;假设二:需要CO2的参与;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假设二,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取10mLKI溶液(浓度较大)于5支试管中,向试管中通入CO2气体或者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对比试管中的颜色深浅,之后向试管中滴入淀粉溶液,再次对比试管中的颜色深浅,具体实验现象见下表:试管序号12345通入CO2时间/min015滴加盐酸/滴036溶液中颜色对比无色浅黄色→黄色(依次加深)滴加淀粉溶液后的颜色对比无色浅蓝色→蓝色(依次加深)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现象深入思考了CO2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得出结论:CO2气体同盐酸一样在KI被氧化的过程中提供________环境。写出此实...